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影响

2019-11-09 21:11赵清侠张妍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23期
关键词:低体温护理措施围手术期

赵清侠 张妍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措施对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围术期患者临床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护理措施;围手术期;低体温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23-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measures on preventing hypothermia in the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surgery. Methods 120 patients receiving surgical treatment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6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6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The effects of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hypothermia during surgery and after surgery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clinical practice can help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has a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Nursing measures; Perioperative period; Hypothermia

在臨床治疗中,手术治疗在医院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对改善患者身体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方式的增加,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在长期采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发生低体温症状将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其中围术期低体温将导致伤口感染率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同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现象,并且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延长[2]。由于手术治疗期间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较高,采取加温干预手段可预防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充气式保温、液体加温、灌洗液加温、呼吸保温等措施,根据研究显示,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实施低体温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同时也能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速度[3-4]。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3~76岁,平均(45.3±2.4)岁;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9岁,平均(43.4±2.7)岁。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人员11名,其中男2名,女9名,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任医师1名,年龄30~47岁,平均(38.8±1.6)岁。纳入标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麻手术,且手术时间均>4 h;排除标准:排除行颅内手术需降温者、体外循环障碍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具有高血压病史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入院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测量患者术前的体温,做好详细记录;术前做好保温准备,对输注液体位、冲洗液等均加温处理,并准备棉毯,减少患者身体暴露部位和暴露时间,手术期间需及时测量体温,了解体温变化情况,防止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做好保温措施,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1)成立围术期体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组织参加本次研究的10名工作人员就围术期低体温防护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对手术期间低体温现象的重视,以及对低体温现象危害的认识。(2)做好基础检查和准备工作:护理小组与麻醉科、外科、检验科进行协作,术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核心体温的检测:额温枪2把、红外线耳温枪1把,预备测温导尿管连续检测膀胱温度;保温干预手段:患者主动充气保温系统,输液加温仪、灌洗液加温柜等。(3)术前准备:调节等候区的温暖、手术室温度,避免与患者身体温差较大,并对患者抵达等候区的核心温度进行测量记录。(4)术中保温护理:麻醉开始前 5 min、麻醉后每间隔15 min对患者的核心温度进行测量记录,同时在患者麻醉开始2~3 h后,行静脉穿刺取血,送检全血细胞检查,凝血常规实验室检查。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采用经耳计定时监测鼓膜温度,并记录。持续监测手术间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40%~60%。具体保温方案如下:采用Bair Hugger(3M,美国)主动充气保温毯,调节充气温度43℃,风速设置为高档位,术中根据核心体温监测予以调节,控制核心温度在36.0℃~37.5℃。由主管上级麻醉医生决策是否给予主动暖风机加温干预。术中静脉液體及冲洗液遵循科室常规,使用室温液体。对外周手术室温度在方案要求温度范围内,不进行额外调控。对输入患者体内的液体、冲洗液均加温,防止在术后冲洗期间患者体温骤降现象,记录患者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手术期间静脉输液温度、冲洗液温度。(5)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通知病房工作人员,将病房温度控制在控制在19℃~23℃,湿度40%~60%,并对患者床位、床单、被子做好保温措施,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体温下降下降。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0 d、90 d的身体状况。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30 d、90 d随访,包括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骤停、新发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等,根据SSI判定标准[5],术后30 d、90 d发生伤口部位感染情况。(3)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非常满意:指护理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问卷调查评分为85分及以上;满意:指护理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评分为60~84分;不满意:指护理后手术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较高,且患者调查问卷评分为6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0%,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25.00%,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5例,满意31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满意28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心脏骤停1例,新发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心绞痛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6/6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心脏骤停3例,新发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心绞痛4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手术切口感染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18/6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2015年,预防围术期患者低体温的重要性被提出,在2016年我国麻醉专家在外科围术期管理中达成共识,将患者体温保护作为麻醉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麻醉期间确保患者中心体温在36℃以上,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体温保护措施,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麻醉复苏时间显著缩短[6]。目前,医院保温措施停留在棉被、护肩的阶段,由于使用循环水毯或电加热毯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如患者出现压力性烫伤,电外科安全事件的隐患,因此,手术治疗中加强患者低体温预防护理措施,从外科麻醉及手术室护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医护人员对维持正常体温的意识,在手术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7]。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导致患者发生低体温症状的因素较多,如麻醉诱导期麻醉药物及肌松剂的使用、室温液体的输入、常温液体的冲洗、体腔暴露、环境温度较低、患者禁食等自身因素等,就体温而言,低体温症状主要在体温低于36℃之后的情况下发生的[8]。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发生低体温症,将导致伤口感染率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凝血功能障碍现象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术后清醒时间延长,寒战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和术后ERAS。充气式保温方式是一种主动的保温干预手段,对体表施加恒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不仅减少患者体温的流失,并经皮肤主动加热的双重作用下15 min可恢复核心体温,迅速摆脱低体温;围手术期用充气式保温手段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9]。此方法相对于气道加温加湿、循环水毯、棉毯等其他加温方式,充气式加温操作方便,采用可选性的加温毯,接触面积大、加温效果佳、复温效率高,满足几乎所有手术体位和人群的要求。不会造成烫伤或温度不够影响效果。术前<30 min的预加温可在麻醉诱导前维持较高的体热总量,降低外周-核心的温度梯度,很大程度上预防体温再分布。循环水床垫和电热毯是依靠传导方式加温,此类传导式加温方式与患者接触面积仅15%,接触面组织受重力压迫,背部的毛细血管局部血循环较差,不能将热量带到身体内部,这种方法还存在“热压伤”的风险[10-11]。另外,这类控温毯由于电磁兼容性问题,易引发设备报警、手术室其他设备运行障碍等问题。

在本研究中,我院对6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手术患者临床中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患者低体温症状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即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间段采取保温护理措施,在实施保温护理之前,首先成立围术期体温管理小组,主要由相关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并对患者开展围术期体温护理措施,在开始工作之前,对体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低体温危害的认识以及对低体温护理的重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主要对保温设备、手术工具等进行保温处理,即对患者采用温枪、红外线耳温枪、测温导尿管实施膀胱检测等措施,并实施主动充气保温系统,采用输液加温仪、灌洗液加温柜等,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不良现象[12]。同时对等候区、手术室的温度进行提前调整,避免患者在等候期间身体温度出现温差。在手术期间,主要对进入患者体内的液体、冲洗液等提前加温,主要防止在实施液体冲洗、输液期间发生体温骤降的现象,避免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寒颤现象。术后护理质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患者在术后发生低体温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床位、床单、被子等进行加温保温,尤其在患者术后结束后进入住院病房后,如果床位温度与患者体温相差较大,则容易引起患者发生低体温现象。我院通过对围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在手术期间低体温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但在实际体温护理期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低体温护理的技术在具体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我院对患者的核心体温监测采用的是无创红外线检测鼓膜温度,因而与鼻咽部、肺动脉等有创监测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术后随访方面,患者术后在院内的随访便于完成,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掌握比较全面,但术后的随访信息流失可能会比较大,导致无法对患者实施完整的随访观察,因此需加强我院术后信息随访力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保温意识,进而有效预防患者低体温症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围术期患者临床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症状,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低体温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顾奕,齐云,郑海燕,等. 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6,22(33):109-110.

[2] 卢明英,郑日媛,卢彩英. 术中变温毯的应用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寒颤发生率的影响[J]. 现代医院,2017,17(7):1079-1081.

[3] 张敏. 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2(2):97.

[4] 胡庆圆,张成作.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73-176.

[5] 童伟,许娟.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中的运用[J]. 四川医学,2017,38(8):977-978.

[6] 胡丹. 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192-194.

[7] 符白嫩,陈颖,洪仕芬. 综合护理措施在全麻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17,28(8):1369-1371.

[8] 董海平. 综合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6,29(19):153-154.

[9] 李艳荣,李玲玲,崔玉洁,等. 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16):264-265.

[10] 代伟. 术中保温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5-86.

[11] 陈汉利,童志兰,李亮锐,等.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77-79.

[12] 陈庆华.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99-100.

[13] 何文英,先疆燕,王忠,等. 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學杂志,2016,26(12):2858-2861.

[14] 蒋丽锋,韩秋娟,王慧,等. 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实行保温护理对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3):110-112.

[15] 唐锐,马郑萍,张丽平,等. 中医护理在阳虚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体温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2015,28(3):127-129.

(收稿日期:2019-04-26)

猜你喜欢
低体温护理措施围手术期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后低体温与临床不良事件相关性研究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