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园一寨”
——贫困村脱贫的“南潭模式”

2019-11-11 03:27谭举先张应喜
民族大家庭 2019年5期
关键词:香浓清江设计院

文/谭举先 张应喜

4年前,这里是湖北省巴东县一个贫困程度较深的重点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如今,一栋栋易地搬迁新房俏立村头,一条条水泥路通组达户,一块块产业基地生机勃发……该村在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的定点帮扶下,实现了华丽转身。

它就是水布垭镇南潭村。

立足“三园”补齐产业短板

建成生态富硒茶叶园,打造家门口的“扶贫工厂”。经过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通过多轮产业发展会商后,选定了茶叶为该村主打脱贫产业。先后改造老茶园300亩,近4年发展1700亩,初步形成2500亩的生态富硒茶叶园基地。为彻底解决村民茶叶加工销售难题,投资307万元建设南潭村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和茶叶精加工机械设备,厂房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年加工茶叶2300吨,年产值可达800余万元,能带动贫困户50户脱贫,吸纳100多村民在家门口的“扶贫工厂”就近就业,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同时,投资35万元,建成南潭村产业党建活动中心,主要用于生态富硒茶产品集中展示、党员销售队集中办公,让党员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有交流的平台和活动阵地。

招商引资建成药材观光示范园。利用省直单位定点扶贫的人脉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武汉同济现代医药有限公司进驻该村渔洞湾(小地名),租赁1000余亩的集体土地,发展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体的牡丹、杜仲、黄柏、辛夷花、桑葚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中药材粗加工厂,直接带动50多户贫困户就业。通过利用牡丹等药材花海景观,吸引清江画廊游客上岸入园康养休闲,打造清江水布垭库区最漂亮的药材观光示范园。

市场主体带动,建成柑橘体验采摘园。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捆绑30万元,扶持巴东县家洲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水布垭库区移民空地复垦,高标准建成120亩柑橘体验采摘园,示范带动发展清江沿岸500亩柑橘。同时,建立长效的扶贫链接机制。市场主体连续15年每年上缴村集体经济2万元,村里每年扶持20户贫困户,每户可获产业扶持1000元。

打造“一寨”创新易迁模式

做足“易迁+”大文章,打造乡土文化香浓寨。该村在香浓寨(小地名)集中安置52户169人,中南电力设计院充分发挥设计方面的优势,在规划、选址、配套等方面,精准定位在交通便利、乡土文化、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高度,确保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易迁+快捷通道”。香浓寨集中安置点共分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分布在巴鹤省道改线路段,选址极为优越。巴鹤省道改线工程竣工后,该安置点到达水布垭集镇所需的车程,将从目前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17分钟左右。“易迁+快捷通道”,让居民出行更方便。

“易迁+乡土文化”。为增添香浓寨集中安置点的乡土文化品味,该村利用村里的乡村文艺演出队,吸纳部分安置点贫困户,通过传统的花鼓戏、采莲船、广场舞等表演,丰富安置点居民的文化生活,致力打造乡土文化香浓寨的“易迁+”创新品牌。至目前,配套安置点的文化广场即将竣工使用。该村乡村文艺演出队共演出50余场次,社会反响良好。

“易迁+乡村旅游”。之所以将安置点规划选址在此,缘于香浓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香浓寨集中安置点三期地处清江南岸,地势险要,不仅能俯瞰世界高坝——水布垭大坝,一道彩虹飞架清江南北的水布垭大桥也是一览无余,还有八百里清江画廊近在咫尺,寻一江碧水放眼望去,美不胜收。至目前,安置点的15亩乡村垂钓鱼塘,香浓寨集中安置点三期的悬崖餐厅均在规划实施中。届时,清江游客上岸,在乡村鱼塘垂钓,在悬崖餐厅品尝地道的农家菜的同时,俯瞰世界高坝、纵览水布垭大桥、欣赏清江画廊、放眼一江碧水,定是一件人生快事。

扶贫“老兵”续写攻坚传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昔日贫困落后的南潭村之所以能搭上脱贫攻坚的“快车”,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从省城来的一支精干的驻村扶贫工作队。

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陈新军多次带队,在南潭村调研指导定点扶贫工作,并亲自选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抽调精兵强将进村开展脱贫攻坚。

“当兵打仗时攻占山头是你的强项,这次抽调你远离省城,进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这是组织上对你的再一次考验,相信你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忆及当初接到组织“命令”时,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扶贫工作队队员彭家祥对董事长的壮行受命,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61岁的彭家祥,不仅有着22年军龄,还曾是对越反击战中的一名坦克兵,曾经7天7夜,攻下谅山后,驾驶坦克凯旋。花甲之年的他,曾在鹤峰县驻村扶贫,于2015年转场巴东,仅在南潭村从事扶贫工作就达4年之久。如今,他依然坚守脱贫攻坚主战场,续写着一名“老兵”的攻坚传奇。

其实,在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扶贫工作队中,先后还有王伟、王辉、张俊、李秀顺等4位退伍老兵,参与巴东的精准扶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转场脱贫攻坚战场,传承着敢打敢拼的“红色基因”。

“老彭既是公司老领导,又是工作队的前任队长。但在扶贫中,他总是把自己当作一名‘兵’,无论怎么艰巨的事,总是冲在前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驻南潭村第一书记梁爽赞叹道。

南潭村一直是一个缺水大村,该村脱贫攻坚最艰巨的事莫过于村民的安全饮水短板。彭家祥和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一道,经过多次翻山越岭和实地踏勘,终于在远离本村11公里外的石门台沙场找到优质、足量水源。由于水源点在外村,管线铺设长、协调难度大,彭家祥就和队员们一道长期蹲点,磨破嘴皮做协调工作。

最终,经过近730天的攻坚作战,铺设引水主管线7000米,改造入户管网50000多米,增补到户表井房101个,新修集中供水池16个,从根本上解决了300多户村民、1000余人的饮水困难。

在省直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和州直单位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联袂定点扶贫中,经过合力攻坚,南潭村成功探索出生态富硒茶叶园、药材观光示范园、柑橘体验采摘园、乡土文化香浓寨“三园一寨”的贫困村脱贫的“南潭模式”,基本实现了打造乡村旅游与绿色生态产业相融合的可持续经济链条目标。

猜你喜欢
香浓清江设计院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文胜《清江帆影》
顺河:好水好酒豆香浓
清江月
鱼跃清江 广场舞
浣溪沙·六安行吟
清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