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游戏化教学,让学习自然发生

2019-11-11 10:25戴金菊谈福林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

戴金菊 谈福林

摘要:游戏化教学应当以“学”为本,以“探”为趣,以“思”为归。实施游戏化教学,要让“游戏”与“学习”自然对接。教师通过探寻数学与游戏的融合点,用游戏的乐趣吸引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引渡学生,用游戏的形式启迪学生。游戏化学习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数学素养的发展。

關键词:游戏化教学;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B-0052-03

儿童的学习应当是感性的、具象的、直接体验的,但从小学阶段开始,儿童的学习渐渐远离了真情实景,走向了一种理性的、抽象的、间接经验的符号化学习,导致儿童学习乐趣减少,学习热情减退,理解困难,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缓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让“游戏”与“学习”对接,能让学生获得学习过程的沉浸感、学习交互的愉悦感、学习挑战的成就感[1]。将“游戏”与“教学”对接,能够寻绎学生学习的本真,让学习自然发生。

一、以“学”为本,用游戏的乐趣吸引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要以“学”为本,用游戏的乐趣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让学习自然发生。为此,游戏化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思想方法,感受、体验数学学习的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比比谁看到的图形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先让同桌左边的学生闭着眼睛,由同桌右边的学生进行观察,同桌右边的学生看到了9个方格;再让同桌右边的同学闭着眼睛,由同桌左边的学生进行观察,左边的同学看到了16个方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交流:谁看到的面积大?刚开始,学生普遍认为左边的学生看到的图形大。后来,经过小组深入交流,有学生认为左边的学生看到的图形大,也有学生认为右边的学生看到的图形大。当笔者出示一幅图的正反两面揭秘游戏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同一张正方形纸。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深刻理解到,测量或者计量面积的大小,一定要统一测量或计量标准,也就是要统一面积单位。

实施游戏化教学,其根本的指向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目瞪口呆”后的“恍然大悟”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其学习能力。

二、以“探”为趣,以游戏的方式引渡学生

数学的庄重在于数学特有的启智性,在于数学特有的理趣,在于数学特有的引思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枯燥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处于懈怠、盲目状态,而如果教师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游戏,就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和方法的兴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想象处于打开状态,形成一种全脑的高峰体验状态,这样的状态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潜质的发掘[2]。

比如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抽象,教师教得揪心,学生学得费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把2米长的丝带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分得几分之几?每组分得几分之几米?”此类问题错误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单位“1”的含义?笔者以为,在教学该知识点时,需要特别厘清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单位“1”不同而分数相同,二是涉及分数表示的实际数量。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两种游戏活动。

1.猜一猜。教师出示三个果篮,篮内有数量不详的桃子,提出问题:(1)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1个桃,拿出了总数的1/4,篮子里有几个桃?(2)从第二个篮子里拿出2个桃,也拿出了总数的1/4,猜猜篮子里有几个桃?(3)从第三个篮子里拿出4个桃子,还是拿出了总数的1/4,猜一猜,篮子里又有几个桃?请想一想,也可以摆一摆、画一画。

课堂交流、梳理、展示:(1)○∣○∣○∣○  (2)○○∣○○∣○○∣○○(3)○○○○∣○○○○∣○○○○∣○○○○。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说说都是拿出了总数的1/4,怎么篮子里桃的个数不一样呢?通过猜一猜、画一画或摆一摆,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虽然份数相同,但由于每份数不同,所以篮子里桃的总数也不同,充分理解每份数量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进而体会分数的意义。

2.分一分。教师提出问题:(1)15个桃子,平分给3人,每人分得几个桃子?(5个)每人分到的是这15个桃子的几分之几?(1/3)(2)一袋桃子,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1/3)猜一猜,每人分到的,可能是几个桃?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一袋桃,因为不知道具体数量的多少,所以只能说出每人分到几分之几,而不能说出每人分到多少个桃。教师再结合图示,引导学生理解1个桃可以用1/3表示,10个桃也可以用1/3表示,进而使学生感受到单位“1”不同,总数的1/3所对应的数量也不一样。这样的游戏设计,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则。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一种别有洞天之美,享受着思考的乐趣。

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任务,笔者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化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理解知识的意义。游戏化教学,不是玩世不恭,而恰恰是以适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形式帮助完成知识的学习,以轻松来诠释庄重。

三、以“思”为归,用游戏的形式启迪学生

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根本上说,就是学会“数学地思维”。如何诱导学生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笔者认为,以“思”为旨归,用游戏的形式启迪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要让学生经历从“好玩”到“玩好”的嬗变,让学生思之有向(方向)、思之有理(根据)、思之有序(顺序)、思之有创(创新)。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互动,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沉浸,从而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表达[3]。

比如教學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了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笔者采用游戏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游戏开始,笔者首先和学生玩一个“喂地鼠”游戏,具体而言,就是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对,比如(2,5)(5,2)等,让这些具体数对位置的学生站起来。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发现,尽管组成数对的两个数是相同的,但却由于在数对中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接着,笔者让学生玩一个“四面开花”的游戏,也就是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对,让这些具体数对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学生迅速地站起来,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竖排表示列、横排表示行”,认识到“列在前、行在后”等数对的本质内涵。然后,笔者和学生玩一个“谁的反应快”的游戏,具体而言就是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数对,让满足这个数对的所有学生都站起来,比如(2,y)(x,4),比如(x,x)、(x,2x)、(x,x+1)、(x,y),等等。这一游戏具有极高的挑战性,也颇具思维含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他们认识到,一个数对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位置,还可以表示一行位置、一列位置、关系位置、所有位置,等等。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触摸到数对知识的数学本质。

在上述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真实且有价值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数学学习自然发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核心知识数对的理性思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游戏化教学让学生享受曼妙的数学学习之旅,使其更加自然地获得数学知识,增长数学学习智慧,获得数学精神生命的自然、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陶侃.从游戏感到学习感:泛在游戏视域中的游戏化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13(9):95.

[2]李彦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5(31):16.

[3]巨晓山.游戏改变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8-3-7(4).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Game-based teaching should be founded on learning with exploration as the interest and thinking as the destination. To implement the game-based teaching needs to naturally connect game with learning. Teachers may explore the integrating point of mathematics and games to attract students through interesting games, to lead them and to enlighten them through different styles of games. Game-based lear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develop their mathematics accomplishments.

Key words: game-based teaching; mathematics activity experienc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经验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三部曲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