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有序化建构与问题式教学

2019-11-11 12:55胡学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课程教学思维能力

胡学奎

摘要:如何达成学生的知识有序化建构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知识有序化建构通过教化、内化与外化(“三化”)得以完成,其实现的根本标志是学科思维能力的生成。“三化”过程中,择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统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展开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于目标实现至为有益。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知识有序化;思维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217-02

所谓问题式教学,就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处理教学内容进而组织实施教学。这种模式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将这一线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问题式教学广泛适用,可在某个章节或某个理论原理的教学中运用,也可在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加以运用。问题式教学的价值更应在理论课程教学的整体实施中加以挖掘和把握。将问题式教学贯穿整个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知识有序化建构的有效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建构过程,其本质应是通过教学使知识建构落实到学生形成相应的学科思维和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这个层面。

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增长不是机械的累加,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一个有序的建构过程。知识有序化建构始于“教化”,再通过教与学的不断互动,学生生成自主建构能力,逐步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从而实现建构目标。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来完成“三化”,有利于更深入地揭示理论知识展开的具体逻辑,其体现的理性分析力量引人入胜,会产生持久的吸引,刺激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一、知识有序化的外在建构(“教化”)——以问题链式纲领揭示理论建构的课堂教学

知识有序化建构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与推进的过程。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過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序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这是知识有序化的外在建构,这种外在建构是获得起点所必需的,是展开内在建构的基础。因此,外在建构至为重要的先导作用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是空白或理论知识很肤浅且混杂不清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问题式教学来有效完成这种外在建构?

我们通常习惯于将教学内容以知识链形式串联起来,这种形式不能充分揭示理论知识的演绎逻辑,也不能有力阐述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思维模式。以系统的问题链式的纲领来替代广泛采用的知识链式的纲领,可以使专业基础理论的逻辑展开获得更好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弱化外在建构的强制输入意义。教学内容以系统的问题链形式展开,既是思维引导也是思维训练,可为第二步内在建构的开启奠定良好的基础。系统的问题链设计在全面揭示和展示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的同时,有利于梳理学生的思维与刺激学生的思考,也获得了广泛接受学生拷问和评判的机会。

制定财政学问题链式纲领时,揭示学科体系的具体演绎逻辑是第一位的,但同时对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属于学科研究基础的一些内容也应予以重视。这些内容可单列为课程的一个单元,在不破坏教学内容总的展开逻辑的前提下,可选择适当时机,以问题式教学方式作补充性的深入讲解。比如财政学各部分内容都会涉及的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的关系问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问题以及比较研究方法等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对这些内容切不可忽视,应作专题讲解。

二、知识有序化的内在建构(“内化”)——问题引导式的阅读训练

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序化,但仅仅靠课堂教学确立的知识有序化是不牢固的,往往也是肤浅的。真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深度有序化,必须完成内化过程。内化即是内在建构,是学生的自主建构。这一建构的完成,通常是靠学生课外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通过多种自主学习实现的。内化阶段,虽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相应的引导与督促责任。

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引入问题式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有效手段主要是实施大量的问题引导式的阅读训练。阅读是学习的必要环节,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其所引发的思考对于消化和理解知识、学科思维能力的生成和提高都是极其重要的。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根据专业理论课程的特点和专业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阅读训练。实施问题引导式的阅读训练重点要把握好以下诸点。

1.应以思辨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依据基础锤炼为主、视野拓展为辅来择定阅读内容。对于专业理论课程来讲,要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要实现学生知识的深度有序化,使之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达到一定的抽象思维水平,单纯靠做各种各样的习题是不可取的。单纯做习题,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的自主性,更培养不了学生的学术批判精神。适当的习题之外,必须有大量深入的阅读。阅读内容选择必须把基础锤炼放在首位,基础锤炼即是最基本的思辨能力训练,扎实的基础是进一步展开抽象思维的前提。

2.以导读指引阅读,优化思维训练,提升阅读效果。对于学生的专业阅读,教师必须充分承担其有效指引的职责。导读文章可以就某个类别的阅读书目进行写作,也可专门就某篇重要的阅读文献进行写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专业阅读文献,都应写作相应的导读文章。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选用他人的导读文章作为替代。导读文章的写作是针对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思维训练的具体要求进行写作。

3.适时考查与分析阅读情况,以激励与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专业阅读需要专心和耐心,专心和耐心不易自动养成。网络时代的技术条件大大便利了阅读,但也刺激了人之焦躁情绪及其蔓延。因此,专业阅读中教师的激励与督促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激励与督促主要应通过对阅读情况的适时考查与分析来实现。首先,对应每个阶段的阅读任务,教师事前应明确相应的考查形式,每个阶段的考查都要体现全面性和一定深度。笔者运用得较多的考查形式是抽题回答问题。

三、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外化”)——问题探究式的学术训练

知识外化过程可视作更高层次的知识有序化建构,是展现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最终体现在知识外化方面。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具体运用:一者可检验自身的知识理解程度,进一步系统化相关理论知识,以达到融会贯通;二者知识本身的合理性也在经历检验,这种检验有助于激发思维,为理论的新进展创造契机。

问题探究式的学术训练涉及很多方面,可以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做不同的具体安排,但所有训练必须以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根本取向。学术素质和学术能力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考察,但最根本的或深层次的东西实际是问题意识。教化与内化阶段的问题式教学其本质都是指向问题意识培养的,外化阶段应进一步深化问题意识的培养。这种深化主要表现为训练学生如何基于专业学科视角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有关某种现象层次的问题及种种社会评议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层次问题及社会评议的比较,学会运用专业学科的思维由表及里地去解析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逐步掌握如何基于学科的思维范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做深入、全面地比照分析。理论研究往往基于相关预设,从特定角度进行理论抽象,通过一定的逻辑演绎得出结论,其结论往往具有局部解释力、片面深刻性以及基于简化的精致性。理论世界有其独特的诱惑力,基于专业学科思维的种种训练易使学生沉湎其中。我国财政实践中有很多独特的问题和独特的素材,引导学生将财政学理论与我国财政实践进行比照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刺激他们对理论的反思,可以使他们获得很多有价值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兴趣必有助益。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05):56-60.

[2]张祥龙.什么是生成学术能力的教学结构——“哲学概论”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4-7.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课程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