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课程微课设计应用研究

2019-11-12 07:45袁绰王静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视摄像教学资源微课

袁绰 王静红

摘 要 电视摄像课程具有实践性强、部分知识隐性化的特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起并迅速盛行的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对两者结合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以拍摄高度和拍摄角度两节为例,对该课程微课进行设计,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课程知识。通过微课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 微课;电视摄像;教学策略;教学资源;PPT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8-0049-03

Research 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TV Camera Course//YUAN Chuo, WANG Jinghong

Abstract The Television Camera cour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actice and partial knowledge recession. As a new and rapidly

prevailing form of teaching, micro-lectures has a certain inter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two, takes the shooting height and the shooting angle as examples to

design the micro-lectures of the course, and present the course know-

ledge in an illustrated way.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form of micro-lecture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structure.

Key words micro-lectures; television camera; teaching strategy; tea-

ching resource; PPT

1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在国内迅速盛行。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微课的应用场合十分灵活,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资源,又可以用于课下自主学习中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作为一种有巨大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的新型资源,微课已成为学科教学领域的新热点。

电视摄像是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制作电视节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2]。将微课与电视摄像课程相结合,可增强理论课学习的趣味性。

2 电视摄像课程微课教学策略设计

当今社会,电视以其图像丰富的表现力和广泛的普及性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视摄像是电视画面的基础,掌握电视摄像理论、方法、技巧,是制作電视节目和影视节目的基本条件[3]。

教学组织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程式、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4]。教学策略设计影响整个教学设计的质量。根据史密斯—雷根模型,教学策略设计可分为教学组织策略设计、教学内容传递策略设计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设计。

1)合理划分知识点。在选定教学内容之后,要对知识点进行划分。依据课程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完整的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小知识单元,再将各知识单元合理划分,分解成小的知识点,这些小知识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该环节要注意在划分知识点时要保证知识之间的局部完整性以及一致性,要注意微课知识点划分的粒度,选定的知识点多为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拍摄角度作为该课程的一个重点知识单元,又可划分为摄像高度和摄像方向两个更小的知识点;摄像高度作为本文要研究的内容,又可划分为仰拍、平拍和俯拍三种类型。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不再对其进行划分,从而保证其划分粒度的合理性,之后再针对其中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微课的制作(见图1)。

2)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在对微课教学策略进行组织时,要合理编排微课的教学结构。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将整个教学环节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以保证微课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微课开始时的引入环节,教师要精心组织编排语言,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最后,教师应该对本节微课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概括,完成课程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清楚的认识与理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设计 教学内容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传递给学习者,以及教学过程如何开展有效的交互活动,是传递策略应该考虑的要点[4]。对教学内容传递策略的设计一般根据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媒体的特性来考虑。

1)选取适宜的媒体形式。根据不同教学媒体的特性和教学内容来选取合适的媒体形式。如果内容简单易懂,可以直接以音频一带而过,或者运用文字展示在PPT课件上,以简单的陈述来讲解内容。如果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可以采用图片、音频或视频来表述知识内容,或通过图片与音频结合的形式完成。以拍摄高度为例,主要对仰摄进行讲解。微课的媒体形式包括音频、图片和PPT。对拍摄高度和仰摄概念可运用音频的形式简单陈述,使学生基本了解即可。仰摄的作用这一模块是仰摄中的重点知识,不仅要对其作用进行陈述,还要列举出图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采用合理的教学顺序。除了媒体形式外,教学顺序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教学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先行组织者策略中包括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和整合协调策略,通过对仰摄内容进行分析,该知识点可运用渐进分化策略进行设计:首先对拍摄高度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主要通过文字和音频完成;然后层层递进,给出仰摄的概念。仰摄的作用是知识点中的重点部分,因此应将其置于中间位置讲解,以保证讲解到这一部分时,学生已具有一些与仰摄有关的知识基础,对仰摄作用的理解更容易。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设计 微课包含多种教学资源,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1)充分展示各种教学资源。除微课视频外,微课还包括其他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方案、课件素材、教学反思和学习反馈这些辅助性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微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微课涉及的所有教学资源中,对于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资源,一般直接列出,方便学习者的使用,同时可以节省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间,方便对课程知识的练习与巩固。如拍摄高度这一知识点的微课中主要有PPT课件资源和图片资源。PPT课件资源和图片资源均在微课视频中直接列出,结合教师的讲解,将这两种资源衔接到一起。可在PPT课件资源的讲解中穿插图片资源来辅助讲解,也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展示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兴趣。课程最后可列举练习题作为教学反馈资源,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2)注意协调各种资源的关系。拍摄高度一节中主要涉及PPT课件资源、图片资源和音频资源三种类型。微课设计时应协调各种资源的关系,将音频资源与图片资源和PPT资源组合在一起,做到声画一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优势来表现知识内容,突出重点。PPT资源展示时要注意配合教师的讲解,以教师的音频来辅助教学,充分表现出知识内容。教学活动的进程以及各种资源的展示主要由教师来控制,从而方便对学生进行管理。

3 电视摄像课程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却包含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引入、知识讲解和课堂小结三个部分。

创设情境 仰摄这一知识点的微课采取问题导入方式进入课程学习,运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入主题。运用图片将学生带入课程学习的方式,相对纯语言引入要有一定的优势。运用图片引入方式还可调动学生视觉器官,视听觉相结合,使学生更投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讲解 知识的讲解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占据最多教学时间的部分。对知识进行讲解时除了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资源之外,还要注意精心编排教学语言。教师的讲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讲解时要注意语速语调变化。重点部分的学习除了教师讲解之外,可运用多种其他资源来完成,如视频资源、图片资源。

对仰摄知识点的讲解分为三个模块:仰摄的定义、仰摄的作用以及不足。仰摄的定义以及仰摄的不足以文字加音频讲解为主,让学生基本了解即可。对仰摄作用的讲解除了文字和音频之外,还对几个图片实例进行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仰摄的作用是重点知识,在介绍仰摄的有关知识之前,首先对拍摄高度进行陈述,包括拍摄高度的定义和分类,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中的渐进分化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介绍拍摄高度这一上位知识,为学生之后对仰摄有关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完成后,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对课程进行收尾。仰摄这一节微课以课前提出的问题来结束整节课,引发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忆,同时与课程开始形成呼应。对问题的再次提出是希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课下自己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拓展所学知识,更好地投入以后的学习。

4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课以视频为承载体,以“短、精、活、快”的特性展现知识,避免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弥补了学生长时间被动接受学习带来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变得主动、积极[5]。伴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电视摄像课程的现状,对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掌握好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前提。用微课视频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制作微课的目的所在。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转换为生動有趣的图像和声音,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制作微课的动力之源。通过微课来改变传统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状况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6):24-32.

[2]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106-108.

[3]曹陆军.关于高校《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8(31):214-215.

[4]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2-164.

[5]赵俊飞.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复杂网络半监督广义社区发现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基金编号:ZD2018023);2018年度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及系统实现”(基金编号:C201816)。

作者:袁绰,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王静红,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050024)。

猜你喜欢
电视摄像教学资源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电视摄像中的艺术技巧
加强电视摄像拍摄技巧提升电视节目质量
论广播电视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