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川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从新编谍战川剧《天衣无缝》谈开去

2019-11-13 19:36李姝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谍战川剧戏剧

李姝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1 我们为什么需要川剧?

近年来,谍战题材影视剧逐渐从警匪、动作类型片中脱胎出来,从反思二战、表现冷战到国共内战,从欧美的《真实的谎言》《谍影重重》《碟中谍》到中国的《潜伏》《暗算》《风筝》,从电影到电视剧,数量繁多、不胜枚举。谍战片的热映,充分说明了和平年代观众对“奇观”的诉求以及英雄情结的复归。在平凡庸常的生活中提供感官刺激、满足精神超越,是谍战故事俘获观众的心理机制。诚然,任何戏剧舞台艺术或视听媒介艺术都离不开文学的滋养,有小说作为戏剧蓝本,《天衣无缝》剧本的扎实程度毋庸置疑。然而,从小说到影视再到戏剧,当我们在习惯了影视谍战片之后,为什么还需要川剧版的谍战戏,抑或传统戏剧戏曲来呈现谍战故事?更甚者,我们为什么需要川剧?

早在1995年,川剧史上第一位女编剧徐棻老师就曾提出,在川剧的剧本创作上应讲究“三追求”和“一句话”,即“追求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巧妙结合,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有机结合,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和“我们做的是川剧,但不是老川剧;不是老川剧,但一定是川剧。”20多年后,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作品,不难发现,新编川剧《天衣无缝》成功地做到了传统戏剧的创新,做到了古典与现代、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谍战题材与川剧形式的结合,此乃传统戏剧的创新;川剧高亢又婉转的唱腔与女演员的现代旗袍造型,此乃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舞台上宛若薄纱、纸绢质感的背景隔断营造如烟云般的战争气氛、男女主角分道扬镳时在黑色舞台上的两束追光(高光)塑造复杂的内心时空,此乃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身处“互联网+”的融媒时代,当习惯了大屏媒介的影视还在发愁新媒体与各种直播短视频终端抢夺了大众的注意力,传统的戏剧因为有了《天衣无缝》这样的作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信息爆炸的话语场获取审美体验的优秀范本。

2 川剧之美是什么?

世俗的繁忙生活中,我们花费宝贵的两个小时可以做很多事。可以为了一饭一蔬全家总动员,也可以为了戏剧大餐呼朋唤友。前者是味蕾快感触发的满足,后者是经由眼耳触嗅等知觉收获的认同、追随和回味。但无论如何,我们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之后,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文化交流的渴望都能让人活得更有滋味。我们欣赏那些能写出云卷云书、天涯明月的文学编剧,也同样敬佩那些对庞杂世界中卑微人心有着饱满感知,并将文字准确地可视化呈现出来的导演或二度创作者。在《天衣无缝》中,传统川剧“变脸”“吐火”“翻跟斗”的标签仿佛被撕掉了,“四美”得到了充分体现,做到了“入耳、入眼、入心、入脑”,让不熟悉传统戏剧的人也不禁感叹:原来,川剧如此美妙。

2.1 入耳:声音美

和许多传统戏剧戏曲一样,本剧中演员的唱腔,除了高腔和弹戏两种声腔之外,还有独唱以及合唱与叠唱。除了男女主角的独唱惊艳四座,自始至终牵引观众情绪起伏,配角们的帮唱也起到了“画外音”和“旁白”的叙事作用,对于剧情发展起到了起腔定调或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在幕后贵婉唱到“乘长风,万里破浪”之后,“烟缸”小组合唱“一片丹心献给党”。有人望风、有人汇报工作,在密谋行动前的这场多人调度戏,贵婉、阿诚、朱慧儿、资桂花、露西等人带着各自不同的伪装身份,两两攀谈、相互靠近又四散而去。人声伴随人物走位实现多维度立体效果,这与年轻一代观众熟悉的MV或音乐剧里的多声部合唱、轮唱并无二致。所有美的感受似乎都是相同的,无论东西。当我们可以单纯地被人声的婉转悠扬或汹涌磅礴所吸引,我们的心灵与万物也得到了桥接。

2.2 入眼:舞台美

戏剧的高度写意视觉呈现除了前文所提到的追光与烟云般肌理的新型材料隔断,演员的传神表演以及服装、化妆等都非常精致。《天衣无缝》创造性地加入了现代话剧舞台的写实道具,同时与传统戏剧的高度抽象实现了很好的融合。比如:开篇不久的“车厢”戏,演员在长排凳上忽左忽右前后俯仰的夸张行为恰恰体现出逃亡飞奔的动态感。贵婉作为资立群的救命恩人,为了突显局势复杂与紧迫,在惊险救下资立群后,唱道:“一枝梅花透露春消息,奋不顾身来救自己人。一道门…”随即众人帮唱:“一道门。一道门隔着一道门,一道门隔着死与生。”舞台空间变化,光束穿过一道道门框,贵婉和资立群,穿梭于一道道门里,紧贴门、抱门又跨门、夺门,象征越过重重障碍,这里的门形隧道形式简约意义却不简单。

2.3 入心:意境美

在表现贵婉和资立群二人感情的部分,传统戏剧戏曲的含蓄与现代白话文的“我爱你”同时出现,却毫无违和感。从雪山舍命相救后的定情到二人新婚洞房夜深情相拥,诸如“云竹美,体态轻盈,优雅娴静”“宛如你,一身书香气;竹有节,象征永恒心”这样的唱词极佳地烘托出了男女主角彼此的感情。除了多次直抒胸臆的表白,还有如下这段诗意帮腔:“好战友潜行相随,交通线千里迂回。爱情火苗渐生滋味,连理成枝并蒂花美”以及贵婉独白“今夜优昙绽放,爱的色彩释尽秋凉。我的心啊皎洁明朗。愿与郎,坚守信仰,地久天长”。语言是传递意境的绝佳手段之一,反复多次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唱段,含义却在变化。比如:新婚洞房时二人唱到:“忙忙忙,建立红色交通网。忙忙忙,龙潭虎穴常来往。从上海到川康,从陆地到海洋,革命征途长。”当贵婉在得知资立群真实的间谍身份后,与之再次对话,这次却绵里藏针:“忙忙忙,未破获红色交通网。装装装,与狼共舞笑脸扬。”通过语言的修辞,实现重复蒙太奇的效果,既促进了剧情的拓展,又让观众在即时性的戏剧空间实现情感的强化,回归最朴素的审美体验。

2.4 入脑:人性美

似乎所有谍战题材文艺作品都离不开信仰与人性的主题。在悲凉、荒诞的时代或战局下,自我的意识和集体的诉求是永恒的矛盾。舍小家为大家,先有国才有家,斗智斗勇的英雄已经是我们熟悉的套路。本片的华章—揭穿间谍身份后,贵婉与资立群在新房共进最后的晚餐这一幕,通过二人饮酒、切西餐,从并座相拥到分立舞台两侧,将红色革命时期无数伟大革命者,尤其是贵婉这样的女性革命者坚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贵婉最终去世了,但她对信仰的忠贞和不屈的精神永远绽放光芒。

需要提出的是,本剧在处理贵婉情感变化时,对于资立群身份的真相揭示这一过程的略显仓促,单靠通风报信的资桂花以及公文包,从深信不疑的战友、爱人到五雷轰顶接受爱人变敌人,仿佛瞬间完成。描写二人爱的部分非常充实丰厚,甚至少数转场有些冗余。然而由爱生恨,并且迅速恢复理智、化身新的战斗者这部分又交代得过于急切。详略安排与节奏把控是让观众感受到美的最终途径。如果是影视作品,也许会有闪回,或者辅以段落化的心理刻写来实现人物情感的逻辑梳理。如果戏剧戏曲中对于情感的铺陈,逻辑递呈关系能更加自然流畅,也许本剧会更上一层楼。

3 我们如何欣赏川剧?

振兴川剧30多年,本文借由新编谍战川剧《天衣无缝》谈开去,也许诸多“黄腔”,只愿“开腔”表个白,希望传统戏剧的粉丝能延伸和壮大,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多做普及性的讲解。川剧需要更多“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如同“二度梅”的获奖者,著名川剧演员陈巧茹曾说,川剧的美是“精益求精的艺术之美,是人类对真善美崇高追求的精神之美,是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传统的,才是我们自己的”,“川剧虽然是传统文化,但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老酒装新瓶,用符合潮流的模式来重新包装,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扩大受众面,赢得市场的青睐。”川剧的美如何欣赏,如何传递给更广泛地观众,本文试图从入门者的角度提供一些阐释,最终期望实现编剧徐棻老师所说的:“让内行看到剧情背后某种人生的哲理,让外行在剧情面前引起感情的共鸣,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祝福川剧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谍战川剧戏剧
关于川剧进校园传承经验的探索
传统戏剧——木偶戏
AI谍变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学川剧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谍战剧偶像化
DECODING A SPY SA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