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坎坷一生与早期闺阁少女艺术形象研究

2019-11-13 19:36李炜乐钟海亮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李清照人物形象

李炜乐 钟海亮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1 坎坷的一生造就不平凡的成就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作品大多被后人收录在《李清照全集》。作为南渡词人群众的一员,她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恰到好处”的经历,造就了她前后不同的风格变化。自“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明高人比数”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出生在文学氛围相当浓厚的文化家庭,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女时代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舒适的,平日里也就作作诗、饮饮酒,闲来无事约上三两个闺中密友,于某处秘密基地,玩个尽兴,如她的“点绛唇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等,都形象的描写了她年少时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由于受父辈思想的影响,她的作品中的视野要比同辈宽阔得多,如其“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以“雪”、“梅”为主要描写对象,突出表现“梅”的高尚品质,颇有男子的气概。

后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赵明诚结为夫妇,夫妻关系和睦。在此阶段,她的作品大多是描写闲适、幸福、甜蜜的小日子为主,风格为清新、活泼,如“减字木兰花”,这首词写的就是她新婚燕尔充满情趣的生活,且不难看出其作品中塑造的是一个向丈夫撒娇耍赖的新妇形象。

后与丈夫分居两处,相思成疾的她在作品中的形象便由“幸福美满”的新妇向“多愁善感”思妇形象转变。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便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把这种入骨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北宋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朝廷非但没有奋起抵抗,反而一路仓皇南下。赵明诚也随着大众一路南下,李清照非常不满政府和丈夫的做法。她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朝廷应该以保护自己的百姓自己的河山为主,男子汉大丈夫应该以保家卫国为主,所以在南渡乌江时有感,写下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叹。没过多久,她的丈夫便因疾去世。,尝遍了人世间苦楚,历经了国破家亡的巨大打击的李清照,并没有被逆境所击退,带着她对国家的失望,对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继续在乱世中生存下去。所以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随之转换成了居无定所、孤苦伶仃的寡妇形象,在词作中也就更为频繁的出现“憔悴”、“伤心”等字眼。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武陵春 春晚”、“永遇乐 元宵”中,既写出了“国破山河在”的哀鸣,表达自己对故国思念之情,又写出了“物是人非”的痛苦与孤寂,表达自己对故人的缅怀之情。虽然晚年的李清照过着孤苦无依的凄惨生活,但是她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却是他人所不及的。如“渔家傲 记梦”,以梦的形式,表达她的人生追求,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不被挫折所打破!

2 李清照早期闺阁少女艺术形象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李清照,自小熟读经史子集,练习诗赋填词,在父辈潜移默化的感染中,丰富了自己的思想见识,所以养成了不同于他人的远大目光。外加她本就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对诗、词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一首《点绛唇》便把她平日里悠闲自得、不拘礼仪的生活描摹得活灵活现。词中描写了少女丰富的日常生活,在家不着装扮的她,玩得正起劲时,突然有客来访,她羞赧的表情,她手忙脚乱的动作,她倚门回首偷瞧来人时的小动作。用简洁明快、轻松活泼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活泼烂漫的少女想见那人又不敢见的形象,词中既有外在的形象描写,又有内在的心理描写。此阶段她的写作对象多以大自然中的景物为主,写作风格清新明快,节奏轻盈。正如严羽《沧浪诗话 诗辩》中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把她的现实生活与诗词中的情景结合在一起,现实的人物形象与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完美的融合于一体,词句虽然已经完结,但是她所要表达的意义却完。

再如她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以记叙了同友人一起外出郊游赏景,在溪边小亭里尽兴饮酒,后沉醉不知道回去的道路而误入莲花荡的深处的事件。取“日暮”、“溪亭”、“藕花”、“鸥鹭”等寻常景物,把情景引入作者所营造的词境中,两个“争渡”表现了主人公与友人酒醉后的情景。以惊起的水中的“鸥鹭”为动景,来衬托荷塘深处的静景,既描写了郊外景色的优美宁静,又写出了游记晚归毫无顾虑的模样。正如王国维先生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一样,“一切景语皆情语”,她既把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现出来,又把同友人玩得尽兴时的轻松愉悦的情感表达出来,一个景对应一种情,甚至一个景对应多种情。语调清新自然,用词简练。

年少时候的她,就对寒梅、秋菊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了。一首《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用梅花在洁白的大雪里半开的形态,及其散发的冷香。来赞美其玉洁冰清,不畏严寒,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带来生命的希望,以白雪为背景映射梅高洁的品质。把“琼枝”“玲珑”、“金樽”、“绿蚁”等不同物象混合在一块,各种鲜明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不仅不显得艳丽俗套,还格外的和谐,富有美感。最后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更是整首诗词的点睛之笔,既赞美了梅花与世无争的气质,又把自己的志向带入其中。语言精简,节奏明快。在写作手法上,她运用了比喻、拟人、想像和引用等手法,来描写梅花的姿态。把梅花不与群花争艳的形象与人孤傲不训的品行融合在一处,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 结语

总体而言,未出嫁前的李清照,词中主要以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和抒发姑娘家的点点伤春悲秋的情绪为基调,写出的作品极具生机活波的轻词小调,人物形象自然也就多以随性自在洒脱的闺阁小女儿家为主,诗词的语调轻快明亮,富有韵律性,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受。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周围的世界,又以超出女性视角的目光探求更阔达的意境,以此形成了其既有女子的柔美又有男子的硬朗之气的独特风格。

猜你喜欢
李清照人物形象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性格刚烈
强化形象思维进行歌曲表演创作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