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致转移性眼内炎1 例

2019-11-13 02:01季苏娟张宏军张正培李甦雁丁文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转移性玻璃体视网膜

季苏娟,张宏军,张正培,李甦雁,丁文君

转移性眼内炎(Metastatic endophthalmitis)又称内源性眼内炎(Endogenous endophthalmitis),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或其产物通过血行播散进入眼内引起的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等眼内组织的炎症[1]。患者一般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常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或者易感因素存在,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常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等败血症史。虽然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却是严重致盲性眼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甚至眼球摘除。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滥用,糖尿病以及侵入性治疗手段增多,转移性眼内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我院收治1 例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致转移性眼内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张某,男,27 岁,因“左眼疼痛伴视力下降10 d”就诊。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虹膜睫状体炎、左眼继发性青光眼”,静脉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既往支气管扩张病史15 年,10 年前曾因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行双肺上叶切除术。入院检查:体温36.7℃,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醒,疲惫面容,弓背体位,憋喘咳嗽痰多,见黄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右眼视力0.12,左眼视力光感(+)。左眼球结膜中度混合充血,角膜轻度水肿混浊,KP(+),前房下方积脓2 mm,房水混浊,瞳孔直径5.0 mm,瞳孔区呈灰白色反光,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浓厚混浊,眼底窥视不入。眼压:右眼17 mm Hg,左眼16 mm Hg。眼B 超显示左眼玻璃体内大量点片状混浊,视网膜水肿增厚(图1A),球壁前可探及多个弧形较粗糙的强回声光带,凸向玻璃体腔,其内均质低回声(图1B)。血常规:白细胞28.1×109/L,中性粒细胞86.9%,胸部X 片及CT 提示两下肺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痰培养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血培养及房水检查均阴性。西医诊断:(1)左眼转移性眼内炎;(2)支气管扩张;(3)肺脓肿;中医诊断:左眼眼珠灌脓(热毒炽盛)。全身给予比阿培南及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止咳,建议吸氧,患者拒绝。局部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频繁点眼、1%阿托品散瞳治疗。拟行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但因患者肺功能极差,近年来只能弓背俯于床边睡眠,无法平卧而未能进行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病情好转,眼痛减轻,患者要求出院回当地治疗。出院前复查B 超显示:左眼玻璃体混浊较前减轻,球壁前仍有弧形强回声光带,其内均质低回声(图2)。出院2 周后电话随访,患者左眼视力光感,眼球疼痛消失,感染基本控制。

2 讨论

图1 张某入院时左眼B 超图像 1A 玻璃体腔内大量点片状混浊(红色箭头),视网膜水肿增厚(黄色箭头);1B球壁前可探及多个弧形较粗糙的强回声光带,凸向玻璃体腔,其内均质低回声(蓝色箭头)

图2 张某出院时左眼B 超图像 玻璃体混浊较前减轻,球壁前仍有弧形强回声光带,其内均质低回声

转移性眼内炎起病急、发展快,临床上较少见。好发于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缺陷、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慢性肾病、肝性疾病、口腔感染、肿瘤术后、器官移植、静脉插管、心内膜炎以及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等。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患者发病前常有全身其它部位感染史。肝脓肿[3-4]、胰腺炎[5]等致转移性眼内炎的病例时有报道,合并支气管扩张致眼内炎少见。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和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常因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脓肿。本例患者有支气管扩张15 年,10 年前因并发肺脓肿行双肺上叶切除术,目前胸片及CT 均提示两下肺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肺功能较差。该患者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又长期使用抗生素,为转移性眼内炎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转移性眼内炎早期常因就诊不及时或医生检查不仔细,易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6]或“青光眼”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引起视力下降、眼内组织损害、甚至眼球摘除等严重后果。转移性眼内炎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其中B超为较为常用的辅助检查方式,眼内液(房水和玻璃体)的涂片和培养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本例患者有支气管扩张伴肺脓肿病史10 余年,痰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突然出现眼部红痛流泪、视力下降,检查见前房积脓、玻璃体炎症明显,B 超有典型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增厚及网膜下脓肿,同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转移性眼内炎的诊断明确。一旦确诊为转移性眼内炎,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针对眼部感染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除了局部应用1%的阿托品散瞳外,还要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包括全身用药、滴眼液、结膜下及球旁注射、玻璃体内注射。由于血-视网膜及血-房水屏障的存在,前3 种方法难以使抗生素在玻璃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治疗效果常常欠佳。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可使眼内抗生素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是目前治疗眼内炎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玻璃体注射药物的体积一般为0.1 ml,细菌性眼内炎常用万古霉素(1 mg/0.1 ml)和头孢他定(2.25 mg/0.1 ml),真菌性眼内炎常用二性霉素B(5 ug/0.1 ml)。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炎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玻璃体切割,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除去大部分的细菌及毒素,避免或减轻玻璃体机化导致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同时可以直接采集玻璃体标本,进行涂片及培养,更好地指导用药,术中可以将含有抗生素的灌注液直接灌注玻璃体以控制感染。虽然本例患者因身体原因未能手术,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但对于此类患者,仍建议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及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转移性玻璃体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