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之探析

2019-11-13 10:13陈斯娜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脱贫攻坚贫困生

陈斯娜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数量逐年上升,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教育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有效手段,发挥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扶贫功不可没。当前,高校教育“脱贫攻坚”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以及学校设立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特困生学费减免等资助形式,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前、资助中、资助后经济上的资助力度,形成“奖、贷、助、补、勤、减”[1]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教育经费和生活经费等问题,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图1)。经调研发现,个别贫困生在高校接受教育期间,经常伴有自卑、自闭、盲目攀比等心理障碍,具有思想偏激、自控能力弱等特点,情绪一旦出现强烈波动可能会发生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另有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1.7%[2]。因此,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犯罪机率要高,犯罪的严重性、影响性更大。一些贫困生仍存在心智未全现象,缺少社会经验,如果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就容易偏离法治轨道而偏激行事,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安定团结。

图1

“治贫须治心”“治贫须治愚”。我国在“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道路上,不仅仅要从经济上帮助贫困生解决教育经费和生活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贫困生成长的过程中,解决贫困生“法律知识贫乏”“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培养高校贫困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他们能运用法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高校法治教育取得实效,进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校贫困生的法治教育现状,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法治教育的对策建议,为培养高校贫困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提供价值参考。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和谐”的关键在于一个“和”字,用来表示调整、协调相悖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促进彼此有序的向前发展。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和谐社会的痕迹,例如陶渊明的“世外桃园”、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追求、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厚德载物”“家和万事兴”都是对和谐社会精神的注解和说明,由此看到中华文化“和谐”的精神理念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追求的和谐社会应当是以公平和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形态;应当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社会;应当是政通人和、政治清明、干群关系非常协调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内涵

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现象。依法办事的原则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代表着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法治教育”则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传授法律知识,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形成法律信仰,使人们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区分罪与非罪,界定可为与不可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使人们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素养,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法律基础和实践活动。目前,高等教育是我国高层次的教育序列,也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青年人可以因此在进入社会前提升自身法律素质。而高校法治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是高校全体在校生,其法治教育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为手段,通过不断推进高校法治教育的深度发展和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

三、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现状

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之后的比例虽然有所增长,但基本稳定在百分之五以下。但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约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3],惊人的大学生犯罪增长速度不禁令人担忧。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贫困生招生数量日益增多,提升贫困生法律知识水平,培养贫困生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对预防高校贫困生犯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法治教育教材内容缺乏科学、合理性

1.法律知识内容单薄,忽视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课程内容依照国家课改方案的内涵与要求进行设置,将以前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纵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发现,教材偏重德育知识,压缩法律知识。教材由绪论和六章节内容构成,相关法治教育的内容只有“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而且,教材第六章多以法律名词解释的形式介绍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法等虽然也作了相关介绍,但也只列出了法律中最基本的条文规定,因此,教材中法律知识缺乏深度,法理逻辑教学缺失,难以帮助贫困生理解消化法律知识内涵,达到提升贫困生法律知识水平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的法律知识过于理论化,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博而不精,没有与高校大学生、贫困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因此,贫困生无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知,当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无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使得大学生、贫困生对法律内容的掌握落后于社会现实。

2.缺少法治教育警示案例,没有紧扣“教育脱贫攻坚”的时代要求

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角度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第六章的法律知识过于概念化、理论化和抽象化,缺少法治教育警示案例,法律实践应用指导性较弱。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法治教材内容空洞,不利于高校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法律知识学习,更不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生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提高他们用法律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治教育课时不足

高校对大学生和贫困生开展法治教育都存在共同的问题:课时不足。根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目录可知,法律是一个庞杂的知识体系,按照专科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学时为3年(6学期),本科法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学时为4年(8学期),而目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学时仅仅安排在1个学期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对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法等基本法的基本知识传授,达到提升大学生包括贫困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对教师来说尤为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三)法治教育教学资源短缺

很多高校贫困生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自学法律的打算,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严重受阻,久而久之自学法律的想法沦为“纸上谈兵”。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方式主要采取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进行单章的法律知识课堂讲学,但教学内容淡薄、课时较少,高校没有另给大学生提供其他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和资源,例如没有法律知识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和慕课教学平台、电子图书馆等,因此,贫困生难以找到深入学习法律和法治知识的平台和资源。

(四)高校法治教育考核方法流于形式

法治教育是否达标,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才要求,必须通过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检测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贫困生亦然。高校法治教育考核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卷或者闭卷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检测学生法律知识水平的依据。目前,高校普遍认为高校大学生、贫困生只需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确保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就可以了,法律知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普遍存在不重视法治教育的思想,因此,法律知识考试方法流于形式。由于高校法治教育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小部分教学内容,即使考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但涉及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也非常少,难以通过考试检测出大学生以及贫困生的法律知识水平。

(五)法治教育定位缺乏准确性,将法治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认识社会公认的道理准则和品德要求,指导其在道德领域规范自身的行为,树立包容忍让,谦退至上的理念。法治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知法理,认识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认清罪与非罪、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从而指导受教育者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强调依法办事。

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出现法治教育套用道德教育的固定模式去简单传授法律知识,或者用道德教育完全替代法治教育,形成法治教育功能被淡化的情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同样重要。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果不懂法律也有可能犯罪。如果道德高尚的人因为不懂法律而造成犯罪,依然不会免除法律责任。如果把法治教育当成道德教育的附属产物,按照道德教育的理念处理问题,让大学生、贫困生没有底线一味容忍的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其心理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是非观、正义观、价值观都会遭受歪曲,一旦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因缺少法律知识的引导,情绪偏激受控就容易产生犯罪行为,最终违背我国思政教育的初衷。

(六)法治教育形式单一,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

当前,贫困生仅仅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法律知识,其教育方法一方面以填鸭式的课堂单项讲授为主,缺少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采取纯理论灌输的方式授课,讲授过程过于机械化,渗透性弱,学生难以领悟法律知识,造成贫困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从而限制了他们法学思考的空间。法治教育难以与大学生、贫困生的生活接轨,法治观念难以真正融入其内心世界,难以帮助贫困生用法律思维正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毕竟法律应用能力唯有通过充分的实践才能获得。

四、全面推进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教材法治教育效果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法律知识单薄、针对性不强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普遍反映的共同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虽然2018年由于宪法的修正,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教材中的法治教育篇章内容已经稍显落后,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该教材的法治教育内容编排在“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仅仅以概念化的方式来进行撰写,而且主要是一些法律术语的解释,很难产生引起学法兴趣、产生敬畏法治等法治教育的效果。因此,从增强教材法治教育效果的角度出发,首先应把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或舆论热点案例添加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中,例如引起舆论强烈关注的南京彭宇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宿舍杀人事件等。这些案例曾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发挥着警醒世人“违法必纠,执法必严”的法治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性实施法治教育

高校的专业繁杂,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的现实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法治教育教材仅仅能让高校大学生、贫困生掌握最粗浅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概念。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基本的法律常识、基本的法律概念很明显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贫困生法律知识的需求。他们需要获得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及时解决自身面临的法律问题。因此,纸制版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法治教育的需要,而网络教材发挥了因材施教的作用。因此,建设法治教育网络平台、APP等能顺应时代要求,而且迫在眉睫。

高校法治教育网络平台、APP的建设,既解决纸张教材法律知识容纳度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高校教师备课问题和学生对法律知识渴求的问题,帮助教师因材施教,避免了枯燥生硬的法律名词讲解,真正地把实用性的法律知识传授于学生,而且也有利于保障老师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准确性,规避非法学专业老师法学知识不系统的尴尬处境,达到激励非法学专业教师敢于讲法律知识、愿意讲法律知识的效果,最终维护老师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法律知识的需求,促进了大学生、贫困生学习专业法律知识的主动性,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课时应当科学性、合理安排

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仅仅设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计划为一个学期,教学课时根据学校的重视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高校大学生、贫困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法等基本法的学习,要基本掌握法律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当增加法治教育的教学课时,每个学期科学、合理地开设实体法、程序法课程。虽然非法学专业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学专业的学生多,但是起码能真正让高校大学生、贫困生有足够的法治教育课时来学到较为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真正发挥高校法治教育的作用。

(四)改进单一的法治教育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主要以闭卷命题考试作为主要考核途径。该种考试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并不能作为考察学生法律水平的全部依据。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命题考试、日常作业、课堂交流、课下活动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察大学生、贫困生法律应用能力,让高校大学生、贫困生真正达到提升法律知识水平的效果。

随着网络考试、无纸化考试的逐渐推行,通过法律知识网络学习考试系统、APP平台,可以对贫困生进行针对性的法治教育考核,实施贫困生法治教育与资助奖励的有效衔接。即在法律知识网络学习系统、APP平台增加贫困生法治教育专列窗口,贫困生必须到该平台进行法治教育课程学习,通过网络学习拿积分,当完成规定的法治教育课时量和积分后才能参加法治教育考试,考试及格获得相应的证书,最后将法治教育考试证书作为贫困生资助等级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网络化考试这一媒介手段,督促高校贫困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他们“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思想和习惯,使他们真正树立“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

(五)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师资建设,提升法治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法治教育工作者是法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任。目前,为了解决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主体法律专业知识不够系统的问题,高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优化整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法治教育培训和学习。培训方式可以通过法治教育网络平台、APP的网络学习、考试的形式,帮助一线教师弥补法律知识不足的问题。可以招聘法律专业,又热爱教学的老师,或者通过引入司法实践一线部门的法律专家,例如律师、法官等组成高校法治教育教学专家库的形式充实高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对于提升法治教育教学水平方面,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法治教育一线教师参加法律类调研,通过课题调研的方式,增强法律知识的感知,提升法律意识,了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鼓励一线教师参加微课、慕课学习和比赛,学习运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最后,学校应当形成教师常态化、机制化的听课机制。通过听课的方式,一线教师可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脱贫攻坚贫困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