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及发展

2019-11-13 15:56赵璐
艺海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传统音乐

赵璐

〔摘 要〕传统音乐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种,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可探究传统文化构成,分析中华音乐文化历年来的发展足迹。本文分为两个研究重心,首先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与基本特征展开论述。其次则分为民歌音乐、地方戏曲、地方舞蹈以及传统器乐四个视角,对传统音乐的构成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音乐;民歌民谣;民族器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国家音乐审美的集中体现,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的音乐思想结晶,一直被人们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之魂。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传统音乐,可对音乐文化的构成进行充分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前景与方法。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与基本特征

1.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

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个民间团体的建立,被封建统治阶级抵制及压迫的传统音乐有了新发展。我国地方戏曲、民乐、舞蹈等逐步形成体系,促使民族音乐有了质的飞越。广大地方音乐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音乐的发展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及思想动态,也为后来的音乐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依照形式划分,可分为四个类别。即民歌民谣文化、地方戏曲文化、舞蹈音乐文化以及器乐音乐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由三个音乐文化体系融合构成,即中原音乐文化(中原地区音乐),四域音乐文化(中华大地民族音乐)以及外国音乐文化。世界文化长期处于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状态,音乐文化之间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多指以中华文化为核心,适当结合西方音乐文化的音乐艺术文化形式。

2.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具有鲜明的地方及民族文化风格

文化属于人民思想的结晶,思想则由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熏陶而成。人们在创造声乐和器乐文化时,将优先采集生活环境周边存在的物品,将物品制作成乐器。这种来源于地方的乐器,为当地人民提供不同的音乐元素。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创造声调和乐曲,并结合各个民族的发声特点进行调整,最终构成极具地方以及民族特征的声乐文化。例如,阿尔泰山周围地区产生呼麦唱法,藏族地区产生“缜固”唱法。

(2)传递民族文化精神

每个民族都会传承经典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由曲词两部分构成,乐曲由各民族成员进行编制,将结合民族音乐特征。例如,在藏族“缜固”唱法中,大量使用跳音音群,从而有效调整气息,令演唱者声音在高亢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弹性特征。这种独特的发声方法,绝大多数代代相传的藏族人民可以轻松驾驭,这无疑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民族成员在作词的过程中,也会结合民族发展特征和当地的景物文化、嫁娶文化进行创作。当词作者将自己对于民族的理解和感情制作成歌词,民族文化精神将在传唱的过程中得以有效传递。

二、民歌音乐的构成及发展

1.民歌音乐的构成

某一民族于古代或近代时期内,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所创作的传统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多数民歌的词作者已然无法追溯,但在各个民族发展和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有较多的民歌民谣不断传唱。民歌音乐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包含劳动人民的情感思想和意志,主要依靠人民群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对传统曲调填上新的歌词改编而成。民歌音乐题材多分为三类,即劳动歌曲、小调以及民谣。具体内容数量较多,以歌颂生活劳动为主的号子和山歌,以平腔演绎和神话故事为主的小调等等。

2.民歌音乐的发展

民歌小调以口头传播为主,代代相传。年长者在日常劳作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演唱年轻时学到的民歌小调,起到娱乐和舒缓情绪的作用。而在当前,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遗忘民歌小调。但在我国不断呼吁民众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一些年轻人开始与年长者产生交流,年長者负责传唱民歌小调,年轻人则进行模仿,或使用吉他进行演奏,创造基于民歌小调的现代民谣歌曲。这种创新传播的形式,是民歌音乐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式。同时结合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也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民歌,例如在鸦片战争时期,多数民歌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思想及人们大众受苦受难的生活,如《矿工苦》等。辛亥革命以后,广大城乡就演变出许多揭露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要求摆脱思想束缚,追求自由平等、要求和平的新民歌,如《苏武牧羊》《满江红》等。

三、戏曲音乐的构成及发展

1.戏曲音乐的构成

戏曲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综合表演属性。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种类高达三百多样,并融合了多种艺术。例如,京剧表演艺术可将美术、音乐、文学和武术等内容结合,利用独特的唱腔形成独一无二的国粹艺术。传统戏曲行业拥有百家争鸣的特征,除京剧文化中的皮黄腔、评剧中的反调慢板,还包含唱腔抑扬有度的豫剧,朴实豪放的秦腔等。中国戏曲文化在世界领域内,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2.戏曲音乐的发展

中国戏曲音乐在先秦时期萌芽,以“社火”和未塑性“秧歌”的形式出现,以民间艺人作为代表得到传播。在唐代中后期,戏曲艺术不断发展,逐渐朝着戏剧化的方向成型。教坊梨园等专业戏曲班子的成立,为戏曲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戏曲逐渐“上了台面”,与戏曲相关的教习场所数量增加,故事化戏曲这一发展模式逐步成型。宋金时期,戏曲行业的发展形式并未过多变动,但增加了具有讲唱特征的“诸宫调”等艺术形式。元代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期,也是戏曲演出团体的繁荣时期。明清时期,戏曲艺术中的词曲艺术水平不断提升,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为该时代提供了较多的本子,既保留戏曲艺术的板眼,又可用文字来批判当时的社会形式。这种戏曲发展模式,也是现代人最熟悉的戏曲模式。例如京剧就是在徽剧、汉剧合流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地方特色逐步形成而来的。当前随着现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戏曲音乐艺术形式逐渐退出核心音乐市场。但在多方带动的背景下,京剧、豫剧以及昆曲等熟知的戏曲形式,正逐渐被年轻人重视,戏曲学校有再度繁荣之势。

四、舞蹈音乐的构成及发展

1.舞蹈音乐的构成

民间舞蹈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舞蹈音乐的主要特征为,音乐为舞蹈服务。整个舞蹈形式所采用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代表性色彩,通过肢体的表达,让人们直观感受音乐与舞蹈的魅力。例如,以“村田乐”为前身的秧歌舞蹈。秧歌这一舞蹈形式拥有千年历史,是劳动舞蹈的代表类别。腰鼓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形式,腰鼓表演期间所采用的音乐形式,多以张扬和豪放作为主要特征。舞蹈音乐的产生原因为,人们渴望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宣泄生活情感。但对于性格豪放、体力充沛的人们来说,单纯的音乐形式无法满足他们的宣泄需求。因此,他们选择制作特殊的乐曲,配合特殊的舞蹈形式来达到目标,这就是舞蹈音乐的构成。

2.舞蹈音乐的发展

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舞蹈音乐的活动性更强,应用范圍更广,与当时社会的宗教祭祀、节日庆典、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分析舞蹈音乐形成原因可知,人们因情感和活动诉求创造舞蹈音乐。在当代,人们仍然拥有强烈的情感诉求和活动诉求,因此舞蹈音乐从被创造至今,始终得到妥善发展。例如,腰鼓文化诞生于秦汉时期,具有庆贺的作用。明清时期,人们用腰鼓表演来活跃气氛,创办庆典。时至今日,腰鼓在亚运会开幕式中表演,上千人同时进行。

五、传统器乐的构成及发展

1.传统器乐的构成

器乐的特殊之处在于,器乐本身即构成完整的乐章。我国传统器乐由吹奏类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等类别构成。据专业资料显示,传统器乐中虽然不包含人声成分,但现代环境中部分作曲者会加入哼唱等简单元素,起到增加烟火气等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器乐文化,以精准传达情感信息为目标,具有生动、有灵魂的特征。

2.传统器乐的发展

传统器乐的发展十分稳定,这是因为器乐的发声形式单一,既可成为人声的伴奏,也可利用合奏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无限可能。纯器乐演奏形式成型于隋唐时期,以琵琶为主。宋代之后,传统器乐逐渐成为宫廷音乐的主体,进而为达官贵人演奏。在清朝中后期,民族器乐合奏形式就广泛发展起来。在民国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民乐社团,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阶层,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统器乐正式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与西方器乐和作曲技术融合,直至构成当前的器乐发展局面。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权辉. 多元文化背景下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论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文化循衍过程中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2]金瑶. “文化强国”背景下的民歌进化方向与发展策略——以浙江畲族民歌为例[J]. 文化艺术研究,2018,11(02).

[3]苏广勇,刘畅. 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器乐艺术发展路径探寻[J]. 艺术教育,2017(Z6).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传统音乐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安代音乐的器乐化创作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土与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