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典故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2019-11-14 15:34靳丽莹北京林业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典故英语词汇分类

■靳丽莹 龙 莺/北京林业大学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英语词汇学习不仅要习得每个单词的语音、拼写和本义,掌握其文化内涵也很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根本、最持久的推动力。文化典故(allusion)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浓缩的精华,最能体现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与词汇相关的文化内容是词汇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学习文化典故的意义

英语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英语国家文化逐渐了解进而熟悉的过程。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语言是记录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会促进语言的演变和丰富。

(1)学习文化典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人才的核心素养。文化典故是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和传统习俗。学习西方文化典故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细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给予西方文化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兼容并蓄。

(2)学习文化典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的典故脍炙人口。中西方文化典故之间存在诸多的相通和相似之处,当然也有鲜明的差异。比如历史上项羽渡过漳河之后让部下“破釜沉舟”,与凯撒大帝度过卢比根河后下令焚舟“burn one’s boat”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再比如,汉语的“强壮如牛”,对应的英文是“as strong as a horse”,因为中世纪时在英国马是皇家饲养的御用动物,膘肥体壮,而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人们自然希望耕牛壮硕无比。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典故之间的异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典故的精髓,提升其文化自信。

(3)学习文化典故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秋芳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 即交际能力+跨文化。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典故的学习,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更加敏感,从容地面对和灵活地处理文化之间的差异,游刃有余地穿行在中西方文化之间。

三、文化典故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典故的分类也有所不同。根据文化典故形成的时间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经典典故(Classical Allusions)和现代典故(Modern Allusions)。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古代文学作品的典故历史悠久,被称为“经典典故”。20 世纪以来出现的典故则被归为“现代典故”。

按照典源的不同典故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是汉语的分类,把典故分成事典和语典。如果典故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或者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则属于事典,如: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如果典故是源自作家或者演说家首次使用的语句则被称为语典。如Francis Bacon 的名言“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即为语典。

依据典源的第二种分类方法把典故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类:(1)历史典故(Historical Allusions), 如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惨痛的失败)。(2)神话及寓言典故(biblical allusions,mythological allusions and fables), 例如:Penelope’s web(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good Samaritan(乐善好施者),sour grapes(酸葡萄)等。(3)文学典故(Literary Allusions)。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对促进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语中有大量典故来自莎士比亚的著作,例如:green-eyed monster(妒忌),源自《奥赛罗》。当然有些典故也源自其他作家的作品,如:man Friday(忠实的仆人、得力的助手,源自Daniel Defoe 的《鲁宾逊漂流记》)。

比较这三种分类方法,按照时间对典故进行分类,或者把典故分成事典和语典的方法不够细致。根据典源对典故的分类进行细化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典故来龙去脉的理解,从而牢固地掌握典故的用法,实现最终灵活运用典故的教学目标,因此建议授课教师在讲解典故时采纳按照典源对典故进行详细分类的第二种方法。

四、涉及文化典故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内容

涉及文化典故的词汇教学内容可以从分析典故的构成要素(key elements)入手。典故的构成要素包括:典 面(form of allusion)、(origin of allusion)、典义(meaning of allusion) 和用典(use of allusion)。以“阿喀琉斯之踵”为例,典面是“Achilles' Heel”,或者“the heel of Achilles”。其典源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阿喀琉斯是凡人Peleus 和仙女Thetis 的宝贝儿子。预言说Achilles 成人后将被拉去主攻特洛伊城,最后会死在特洛伊人的箭下。Thetis 为了保护儿子,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水中,使其刀枪不入。遗憾的是,他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没有沾到冥河水获此神力。最终Achilles 被太阳神一箭射中了脚后跟而死去。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Achilles 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刺伤足跟而死。典义:后人常以“Achilles' Heel”譬喻英雄致命的弱点。典用需要借助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典故在某些特定语境中的使用:

如:Peter should have a good chanc e of winning but his Achilles' heel is his carelessness.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彼得有很好的机会取胜,但他的致命弱点就是太粗心大意。”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知道Achilles 的来历,更不理解“Achilles' Heel”的文化内涵。

教师通过讲解典源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典义和典用,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掌握了这个典故,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再次遇到此典故时,以前令他们费解的难题迎刃而解,这种相伴而生的成就感必然激发学生坚持英语学习的勇气和热情。

五、结语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接触文化典故的机会不多。进入大学校园后,伴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在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时遇到文化典故的概率大大提高。文化典故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表现力强,因此受到作家的垂青,在其作品中频频出现。然而文化典故对英语是非母语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如果他们对文化典故一无所知,就无法体会用典的精妙之处,甚至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英语文化典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熟练掌握典故的基础上,如果在写作时学以致用,恰当引用的文化典故必然成为文章的亮点。

猜你喜欢
典故英语词汇分类
移动学习视角下初中英语词汇习得分析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说说分类那些事
闻鸡起舞
给塑料分分类吧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