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和读书促我成长
——我的成长故事

2019-11-14 07:51◇崔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竖式数学教师教材

◇崔 静

做小学教师已经25 年了,刚工作时,我对教学一无所知,不知道怎么备课,不会做科研。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过程中,有同事的帮助,有专家的指导……如今的我已逐渐褪去青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回首成长的历程,我觉得,磨课和读书对我的专业成长帮助非常大。

一 磨课反思伴我行

刚参加工作时,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后来由于工作调整改教小学数学。 直接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我来说,极不适应,不适应学生,不适应课堂。上课时常常是我讲我的,他们玩他们的,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甚至钻到了桌子下面,极个别学生把脚放在桌子上……而我对学生的管理也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你方唱罢我登场,我的课上大部分时间用来维持课堂秩序;不适应教材,教材上安排讲一节课的内容,我只用10 分钟就结束了。从给初中生上课到给小学生上课,我花费了好长时间去适应,并随时向身边的老教师讨教如何用儿童语言和他们交流。当我能用“小红花”等各种手段让学生都坐下听讲后,又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受到了“刺激”。

那天,区教研员和学校领导来听我讲课,我讲的课是“角的初步认识”。当时,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角”吗?学生还是很配合的,有的说红领巾的角,有的说牛角……我均给予夸奖,同时还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沾沾自喜,可是课后,教研员问了我一个问题:牛角是我们教学上的角吗?我顿时无语。

数学概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怎样让学生从生活原型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啊。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我开始认真研读教材,通读12 册教材与教参,生怕再出现“牛角就是角”的笑话。

我真正意识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重要性是观摩吴正宪老师的一节课。十几年前,吴老师到昌平一所很普通的农村小学送课。清楚地记得吴老师讲的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当时吴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对分数的认识都画在黑板上,她借助学生的资源,黑板上画的半个苹果,画得歪歪扭扭的半个蛋糕,分子与分母写错位置的分数等,一点一点地揭示分数的本质。整节课上学生学得很开心,在他们眼里一个鼻孔可以用表示,半个屁股也可以用表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世界。这让听课的我对小学数学课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真有意思。下课了,学生迟迟不愿意走,说他们还想上。有的学生哭了,问吴老师:“您什么时候还来呀?”后来又听过吴老师的很多节课,每次孩子们都不愿意下课,这是何等的魅力啊!从此,我心中有了新的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开始从网上下载名师的课,看完后上“学舌课”,可是发现即便用和名师一模一样的话去表达,效果也有天壤之别。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就是胜利,慢慢地在模仿中我找到了一些方法,也能独立承担一些研究课了,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依旧在路上。

印象最深的就是2015 年,我参加北京市的课堂教学大赛,当时讲的课是人教版六年级的“数与形”。那一次比赛前,区教研室的周卫红老师陪伴我进行了13 遍试讲。 为了让我们这些将要参加北京市课堂教学大赛的选手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周老师提出小学、初中、高中联合教研,目的就是要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运用与改编。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这次磨课,我瘦了整整14 斤,后来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上公开课是最好的减肥方法。但是经历了灵活使用教材与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后,我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掌控以及对于学生需求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08 年6 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了,我虽然没有成为首批进站成员,却成为了昌平分站的成员。我在一次次与专家的对话中反思成长。

一次,在我讲完三年级的“笔算乘法”一课后,吴正宪老师悄悄地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追问是一种教学智慧。”当时我还一头雾水,听完吴老师与学生的现场互动点评后,我才恍然大悟。

课后访谈时,她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计算12×4 的时候,我们是先算10×4=40,再算2×4=8,明明是乘法,可是最后为什么还把40和8 加起来?” 这个问题把老师和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处,挖出了精彩的“分”“合”思想。

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理解算理时,我曾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谁能找到“口算横式、竖式计算、图形表达”之间的联系?在我的引领下,学生找到了竖式中的每一步与图形对应的部分,与口算横式对应的部分,将横式、竖式、图形进行了有机结合,把直观的形和抽象的算式建立起了联系。我认为在数与形的一一对应中,达到了新旧知识的对接,学生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了乘法竖式的算理。可是实际上,“沟通联系”只是我用课件在演示,这种教学手段使算理和算法的联系停留在了表面,仅仅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带着孩子走了一程,并没有真正达到能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殊途同归的境界。

在吴老师的课后访谈和点评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勾”字的另一种诠释,使一个小小的圆圈(把40 和8 合起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勾”得到位便可解决直观的“形”和抽象的“算式”之间的联系,“勾”得到位便可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体会到了传授知识等同于“挖坑栽树”,我的“坑”挖得比较浅,栽下的树一旦遇到意外也许就要倒了,而吴老师总是把“坑”挖得比较深,她栽下的树经得起风吹雨打。

吴老师传递给我的不仅是指导,更是一种激励。她的小纸条让我明白,课堂上的追问非常重要,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追问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需要瞬间能够解读学生。对我来说,经历、一次次备课、上课、研讨的活动,让我的教学经历变得有了宽度,也有了深度。

二 读书研修伴我行

2016 年的6 月18 日,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成为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总站的成员。在这个新的大家庭中,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登高远眺。进入了工作站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如何真心与儿童做朋友。

工作站要求每个学员都要读书学习,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真心与儿童做朋友》等书,还有几十个微信链接……大量的信息,简直是头脑风暴。 通过读书,我了解了很多的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历史文化,但是带给我最大触动的还是“儿童观”。

在一次一年级公开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对着学生说:“现在,崔老师来当孙悟空好不好?”马上就有学生反对:不好,我想当孙悟空!听课的老师哄堂大笑。随即,有的学生马上意识到有人听课就改口道:老师,我们让着你,今天你就当孙悟空吧!听课的老师们笑声更大了,我也觉得好尴尬呀!

作为数学教师,我以前对知识关注的更多,对儿童关注不够,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换位思考,要把目光聚焦于儿童。吴老师常说: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就会一点一点走进儿童的心里。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事儿童数学教育。

当我的心中有了儿童,我和他们真心交朋友,我发现他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的教学也变得其乐无穷了。

2018 年10 月,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北京市第六届名师培养对象,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这里,我们与顾明远教授近距离对话,与国内一流的教育家面对面地互动。每次学习回来我都和身边的人分享收获体会,因为我知道,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我们平时都是用经验指导教学,而从理论的角度科学地指导教学还是比较少的。

我的阅读随着我的思考不断发生变化:由具体教学策略过渡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由仅仅阅读国内的著作(如《数学思想概论》等),到阅读了大量的国外畅销书籍(如《人是如何学习的》《可见的学习与科学》),由仅阅读专业的数学书籍到同时阅读历史文化书籍等。阅读,把我带入了新的境界。

一个人的成长快慢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我是一名幸运的数学老师,一路有人同行,有人指点,有人相伴,而我注定会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路上幸福地奔跑着……

猜你喜欢
竖式数学教师教材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竖式填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