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但不同
——英国苏格兰地区的学前教育

2019-11-14 00:58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及晨
早期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托幼苏格兰基准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及晨

一、苏格兰学前教育概述

不同于中国具有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与大纲,英国的教育体系相对于我国来说较为复杂,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与威尔士这四个地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在苏格兰,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志愿组织、个人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教育和保育的场所,具体形式又包括家庭中心、托儿所(nursery schools)、小学附属学前班(nursery classes attached to primary school)以及保姆照顾。本文将通过与我国学前教育进行对比的方式,介绍笔者了解、观察与体验到的英国苏格兰地区托儿所与小学附属学前班的情况。

在苏格兰,托儿所与小学附属学前班并无过多区别,只是托儿所相对独立,拥有独立的活动室与户外活动区。而小学附属学前班的活动室与户外活动区则在小学内部,通过围栏等方式与小学区域相隔。二者虽名称不同,但具体形式以及规模大小并无太大差距。

总的来说,苏格兰地区学前教育体系与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保教理念、空间设置、环境布置等方面。但在相似之外,更多的是其与自身国情相适应而发展出的特色与长处。通过了解、学习,或许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一)课程体系

2004年起,苏格兰政府推动实施苏格兰卓越课程(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以培养成功的学习者(successful learners)、自信的个体(confident individuals)、有责任感的公民(responsible citizens)、有效的贡献者(effective contributors)为目标,以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一课程计划为3~18岁在内的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设计。在学制方面,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的学制不同,苏格兰的学前阶段只有两年(3~5岁),而小学则有七年。这意味着苏格兰地区小学一年级的幼儿与我国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相近。有趣的是,在“卓越课程”中早期阶段(early level)却并不完全等于学前阶段,而是指从3岁起到小学一年级结束。这样的规定有利于支持幼儿实现托儿所阶段的早期学习到小学阶段学习之间的平稳过渡。

2014年,苏格兰《儿童和青少年法》引入了“早期学习与幼儿保育”这一名词,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表明早期学习与幼儿保育并不是割裂的两件事,用以强调幼儿是在亲身经历中学习。这样的观点与我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观点相似,也与我国强调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幼儿学习方式相同。这部法案同时赋予3~5岁幼儿每年获得最多60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课程的权利,苏格兰政府计划在2020年将这一数字增加到1140小时。

(二)官方文件

2016年,苏格兰政府提出,在卓越课程中《卓越课程基准》(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 Benchmarks,以下简称《基准》)与《卓越课程的经验与成果》(Curriculum for Excellence:Experiences and Outcomes,以下简称《经验与成果》)是支持教育参与者规划学习、教育和评估的两个关键资源。其中《基准》与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似,围绕不同领域设立了学习者需要在早期阶段达到的水平要求;而《经验与成果》则是关于儿童在每个课程领域的学习过程体验。

早期阶段英语语言与读写

如表所示,《经验与成果》更注重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而《基准》则是提供给教师与家长,明确幼儿应达到的目标。通过对比苏格兰早期阶段的《基准》与我国《指南》,笔者获得如下发现:

1.两个文件目的相同,但《指南》在年龄层次上划分更加细致。两个文件都用于帮助教育参与者(如教师、家长等)明确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建议的发展水平,但苏格兰《基准》只规定了在早期阶段末期(即苏格兰小学一年级应达到的水平),而我国的《指南》则将学前阶段划分为了三个年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建议。

《基准》目录

2.两个文件领域划分大致相同,但《基准》划分的领域更多、更细致。我国的《指南》共有五大领域,分别为语言、健康、科学、社会与艺术;而《基准》则将各个部分细致地划分成了十三个领域。

基于苏格兰的具体国情,《基准》围绕为苏格兰盖尔语学习划分了具体领域与目标,故《基准》中的“英语与读写”“苏格兰盖尔语与读写”“盖尔语”三个领域可对应为我国《指南》中的语言领域,其中前两个领域针对第一语言学习者,第三个领域“盖尔语”针对将盖尔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根据与苏格兰本地教师的沟通,虽然盖尔语是当地一种传统语言,但实际上目前苏格兰盖尔语的使用与学习者较少,仅有苏格兰北部的部分地区还在学习。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不在教学中参考与盖尔语有关的两个领域,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这里看出,苏格兰政府在为保护当地民族语言所做出的一定努力。

虽然《基准》中“健康与福祉”的具体三个领域与我国《指南》健康领域的三个目标划分方式不同,但其内容相差无几。二者在内容上仅有两点区别:第一,我国《指南》同时聚焦健康行为的养成,而《基准》中并无关于健康行为习惯的相关内容;第二,《基准》关注到了学前教育中的性教育,而《指南》中并无相关内容。

《基准》中的“数字与数学”“科学”“技术”与《指南》中的科学领域对于早期阶段的目标难度设立相近,并无明显的难度差异。二者在都关注探索与证明能力的同时,《基准》更加突出能力与技能,而《指南》则兼顾了兴趣的培养。

“表达性艺术”对应《指南》中的艺术领域,二者都关注欣赏、表达与创造,并无明显区别。“罗马天主教学校的宗教教育”“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社会研究”对应《指南》中的社会领域,基于不同的国情,二者的社会教育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我国更加强调社会交往,而苏格兰则更关注个人发展。此外,宗教教育占据了苏格兰社会教育的一定比重。

《基准》中与性教育有关的部分

二、苏格兰托幼机构探访

在苏格兰交流学习期间,我有幸实地前往苏格兰的五所托幼机构进行见习,对苏格兰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五所托幼机构中,有一所是独立的幼儿园(nursery school),其余几所均为小学附属学前班。因此,不同幼儿园的规模差异较大,但我所见习的所有的托幼机构均只有一个“班级”且均为混龄(3~5岁)。人数最少约为30人左右,人数最多的有将近60人,总体上师幼比在1∶8左右。

(一)半日生活

在苏格兰见习的第一天中午,我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幼儿在中午就被家长接走了,而下午家长送来的孩子与上午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上文提到的《儿童和青少年法》赋予了每位3~5岁幼儿每年600小时免费学前教育课程,因此大多数苏格兰幼儿每天只在托儿所待半天。在见习的5所机构中,只有一所小学附属学前班已经开始落实每年1140小时的免费学前课程,孩子们将在这里度过完整的一天;其余的四所托幼机构都依然实行600小时免费学时的课程,若想家长想要让孩子在托幼机构中待一整天,则需要额外付费。

某机构“半日生活”时间安排

(二)活动类型

“自由与自主”可以说是苏格兰托幼机构的一个典型特征。这里的“自由”不仅指托幼机构对于时间安排充满了自主性,也指托幼机构为孩子们在园的“半日”生活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与自主。幼儿在园的几乎所有时间都是“自由游戏”,孩子们可以穿梭在室内外的任意开放区域进行玩耍与活动,教师则分区负责,对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幼儿进行观察与记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指导,帮助幼儿能力提升。在我所见习的所有托幼机构中,仅有一所幼儿园开展了与我国集体活动相类似的语言活动——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角色扮演、认识与学习故事中的词汇。

在区域划分上,苏格兰托幼机构的大部分功能区与我国幼儿园大致相同,如阅读角、娃娃家、角色扮演区、美工区、科学(数学)区、建构区、表演区、沙池等,并无太大的差异。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活动安排中,有一项是国内幼儿园所没有的活动——刷牙。教师会为每位幼儿挤好牙膏,让幼儿跟随音乐刷牙。刷牙后,教师会帮助幼儿清洁牙刷并做好消毒工作。

(三)生活环境

1.贴近自然,充满挑战

苏格兰的托幼机构都十分重视为幼儿提供自然、绿色的户外活动环境,无论地处城镇中或是位于郊区的居民区内,其户外环境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被绿色覆盖,为幼儿探索自然环境、促进身体动作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首先,部分机构会为幼儿提供专门的户外活动服装,以方便幼儿能在任何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一位老师介绍说,由于苏格兰阴雨天较多,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幼儿在户外活动,推动幼儿走近自然。

其次,所有机构都会为幼儿提供探索自然环境的工具,如放大镜、带放大镜的收纳盒、塑料小铲子、望远镜等。在这些工具的“带领”下,不需要教师引导,幼儿便会自觉主动地发掘自然环境,并主动向老师提出疑问、寻求支持。

第三,机构或教师会在户外环境中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器材,如平衡木、小木桩、绳索秋千、绳索桥等,以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此外,爬树这样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在这里是被允许的——只要身边有一位成人在场就可以。

第四,与国内一样,各个机构会根据如场地大小、绿地比例等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其他户外活动用具。因此,国内幼儿园常见的小车、户外建构区、滑梯等在苏格兰的托幼机构中也同样存在,但并不是在每所机构中都能见到。

2.多元包容,和谐友爱

苏格兰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在这里生活着来自各个地区、具有不同肤色的人们。因此,多元与包容虽没有刻意被强调,却悄悄地隐藏在环境的许多角落里。

在这里,娃娃家中的玩偶是具有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没有孩子会在意自己抱着的玩偶的肤色,平等的理念就这样在点滴中形成。

在这里,因为是混龄,所以在活动室内发现高低不一的小椅子。这虽然会让教室显得有些杂乱没有那么整齐,但真正的幼儿主体性就这样显现出来了。

在这里,一个班上可能会有来自中国、波兰、印度、巴基斯坦、西班牙等等世界各地的孩子,孩子们的英语水平不一,沟通似乎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因此,一所机构的老师们准备了这样一件黑科技点读笔——它能将幼儿园常用的650个单词翻译成30种语言,包括询问幼儿身体状况、日常交流用语等表达。

可以说,我所见习的几所托幼机构都处处彰显着平等、友爱、尊重的氛围,幼儿每天在这里愉快玩耍、健康成长。我想这些优秀的品质也就自然渐渐地从环境中的一部分变成他们自己的一部分。

3.规则标识,不够明显

苏格兰托幼机构内的规则标识并不是很多,且并不是十分明显,有很多规则标识甚至直接以文字形式出现。对于幼儿来说,仅有个别表示简洁易懂。我曾向老师提出疑问:“用文字写出的规则幼儿能理解吗?”老师则表示,这些规则是与幼儿一同讨论出来的,因此即使幼儿看不懂文字,但他们也能知道规则。但对于这一点我内心始终存有一些怀疑,但并没有得到考证。个人认为在规则标识这一方面,国内部分幼儿园“以幼儿为主”“用幼儿的方式表达”这样的理念均领先于我在苏格兰见习的几所机构。

相似但不同,是我在对比苏格兰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后最深刻的感受。“早期教育与儿童保育”对比“保教结合”,“在玩中学习”对比“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这样的理念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实际内涵却高度一致——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实践中具体实施的不同,苏格兰幼教在给我们新的启发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国内学前教育的长处与优点。我们应扬长补短,助力我国学前教育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托幼苏格兰基准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下期要目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0~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