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

2019-11-14 14:50孙莉娟
新课程·中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孙莉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呼吁课程回归生活,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主要表现做几点阐述:教材内容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自2016年9月以来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教材内化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完成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即教育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理论的提出对实现该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就如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让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提几点建议。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广大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设计生活在线、探究平台、信息链接、拓展天地、思辨等环节,内容丰富,重在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内容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教材,引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这符合课程标准里面提出的“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的要求。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情绪这个概念,学生感觉比较熟悉,但是有时又迷惑不解。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教材从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两方面入手,通过设计“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扩展空间”等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通过回忆、案例分析、发散思维、技能学习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得出管理好情绪的方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在“探究与分享”的设计上選取默默和小冲在面对考试时不同情绪反应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在生活经历中,遇到过哪些因情绪影响智力发挥或身体健康的事例。面对考试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样的生活案例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正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行为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启发学生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运用“你的经验”这一环节的设计,更是生活化教材的反映。所谓经验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认识的开端。简单来说,经验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积累的各种经验来开始某个问题的探讨,易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探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综合生成,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到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丰富感受和多元化的影响,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构建反映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到的不是鲜活的、丰富的生活智慧,而是一些道德语言和知识符号,忽视了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价值的传递。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三个部分,这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的教学目标分类。新课标将课程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个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摆在了首要位置,这反映了我们由过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本位到更为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转变。三维目标不仅要重视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目标的实现,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新课标强调课程设计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态度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学生的能力也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初中生的生活世界是综合的,三个分目标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共同影响并作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这一框设计上体现“生活—课堂—生活”主线,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生活,将教学目标设计确定为以下三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社会作用的理解,增进对社会的亲近之情,通过亲社会行为,加强学生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2)知识目标:认识社会对个人健康成长的影响,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明确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要求;(3)能力目标: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一方面关注到本框的重要知识点,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教师的循循引导自主建构新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亲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将抽象知识生活化,树立生本教育的价值理念,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创建一个回归生活、回归实践,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课堂。生活化课堂的创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教学素材生活化

选取的教学素材大多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善于发现鲜活的乡土资源,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容使之产生合力,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学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恰到好处地利用,多选用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代表性事件,体现时代性、前沿性,但不能违背资源服务教学的原则,以免出现过度滥用教学资源的现象。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近期影院热门电影《战狼》营救被困国人胜利归来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一种爱国的情感自然流露。以此为引子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经历的情感体验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在讲到美好情感的产生方式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美好情感的产生方式,然后选派代表发言,与同学分享。在此基础之上展现苏州博物馆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苏州博物馆,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如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展馆的布局、内在的陈列等,鼓励同学们利用节假日时间参观苏州博物馆以及名胜古迹,了解历史,走进自然,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情操,生成正面的情感体验。

2.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单一的“灌输式”向“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多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名言感悟法等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并发挥各自优势,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创设体验情境,在情境的选择上要貼近学生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向学生展现真实的生活情境的案例,学生模拟、再现生活情境,使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生活化。例如,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法律素养,通过情景再现,学生表演小品在商场里买了有质量问题的运动鞋维权的经历,提出问题:(1)小品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哪些还需要改进?(2)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总结出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要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评价方式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要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生活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1)评价内容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从单一的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建构起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2)评价方法多样化,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评价方法,将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这些观察记录将成为作出总结性评价的一个依据,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3)评价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教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而生活化的评价,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力的提升,生活经验的积累,对真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提倡自评、互评、他评等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的开放性、多元性、民主性,尊重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教学回归本真,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落实好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