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幻想:从集体无意识理论看《洛丽塔》

2019-11-16 06:52邵馨尔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洛丽塔女性形象

摘  要:当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成书的时候,可能就已经预见到了此书将会引起的巨大争议,成年男子因为少年时一段半途夭折的情感产生了精神上的偏差,他因此而偏爱年幼的少女,当他遇到了一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少女时就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到了少女的身边,甚至不惜成为少女的继父。纳博科夫对文字技巧的玩弄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面对这样带着罪恶的一个故事也让无数人沉溺和讨论。洛丽塔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她是少女,也是引诱人的小仙女,她是《洛丽塔》中亨伯特挚爱的少女,也是漂浮的一抹幽灵,是回忆,也是欲望,是真实,也是虚幻,正因为洛丽塔这个角色让人如此错乱而又欲望迭生,她就成为了一个代称,也成为了“原型”。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洛丽塔原型;女性形象;真实和虚幻

作者简介:邵馨尔(1996-),女,汉,浙江宁波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2

一、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内涵

研究小说中隐藏或流露出来的心理特征,对人物和原作者,都是一种需要。荣格认为,人类的心理学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生产的母亲。而集体无意识既是这个母体的发源地,也是坟墓。文学既表达了人类一目了然的动机和欲望,也潜伏着更深层更普遍的无意识,从个人的无意识到集体的无意识。荣格曾经对这两种无意识做了区分,个体无意识来自特定的个人经验沉淀,而集体无意识是全人类的一种精神学继承,它是一种遗传的积淀也是一种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它的基础上,个人意识才能产生。集体无意识的组建被称为原型,原型很难精确定义,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但又确实存在。

《洛丽塔》让人充满了迷思,阅读此书似乎闯进了某个欲望的迷宫。《洛丽塔》既是基于集体无意识写作,同时它的诞生也构建了其他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使得“洛丽塔”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原型。

二、《洛丽塔》中的原型

(一)叙事客体:虚幻与真实的交融

亨伯特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并多次入院治疗,“病历”这个词,赫然出现,这使得这本小说一开始就充满了不确定感,读者由此疑问,而且这个疑问也随着叙述者的娓娓道来反而越来越大。你不知道整个故事是精神病人的臆造还是真实发生的,如果是真实发生的,那么事实在其中又占了多少?洛丽塔真有其人吗?还是只存在于亨伯特的狂热的欲望中?“洛丽塔”就是一个虚幻掺着真实的影子。这部小说充满了亨伯特与洛丽塔的矛盾叙事话语,这是对迷恋,赞美和谴责,以及启示的结合。洛丽塔在文中作为一个叙事客体存在,她是被动的,也是可以让人随意堆砌的。

洛丽塔的真名叫德洛丽丝·黑兹,她作为“洛丽塔”具现的表象,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洛丽塔”。亨伯特的回忆经过了他从少年到成年这段漫长时间的反刍又异变成了一个心灵标记,他把这个心灵标记加诸于洛丽塔,使她成为了“她”,这一个过程是极为主观的。然而,她终究不是虚幻中的人,所以德洛丽丝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破灭。

亨伯特非常清楚他对于少女的种种臆想是违背社会伦理的,因此在遇到德洛丽丝·黑兹前他尽力维持着人格面具,即便是在遇到德洛丽丝之后,多半的时间也是如此,他在外人面前从来都不用洛丽塔这个名字称呼德洛丽丝,这既是为了隐藏其在人格面具下对德洛丽丝的欲念和痴爱,也可能是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向往的“洛丽塔”虚化出来。

叙述者在“人格面具”和“阴影”下,直接塑造了“洛丽塔”,荣格提出了两种经典的原型,人格面具也可以说是一种假面,使得人能够顺应社会规范生存下去,它可能并不真实,而阴影则代表着人的阴暗面,它是邪恶和毁灭。这两种特质在亨伯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他叙述与洛丽塔有关的一切时。

(二)男性欲望的投射

亨伯特借用了小仙女这一形象,从根本上来说,小仙女是他打造出来的,为他量身而做的一个欲望的具象。亨伯特一直在寻找类似初恋阿娜贝尔的替代物,在时光流逝和精神错乱的双重影响下,阿娜贝尔渐渐成为了一个虚幻的事物,记忆、现实还有意识相互交缠创造了一个模糊的“洛丽塔”。

亨伯特在陷入对德洛丽丝的狂恋时也保有着这种清醒的认知。德洛丽丝作为一个肤浅的也并不是太聪明的少女,也许她用自己女性的本能感知到了这一点,这可能是她突然从亨伯特身边消失的原因,而她之所以后来又寄信给亨伯特,也可能是出于一种恶意,她用自身来向亨伯特诉说和报复——“洛丽塔”终将破灭。

当亨伯特冲破人格面具的困锁,与德洛丽丝有了真正的肉体上的聯系,他阴影的一面也投射到了她以及旁人的身上,他对拐走德洛丽丝的奎尔迪深恶痛绝,杀之后快,然而,他之所以如此痛恨奎尔迪,一方面是因为奎尔迪是他的情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奎尔迪就是他,或者至少是他的一部分。亨伯特杀死奎尔迪是释放了自己的阴影,完成了对“洛丽塔”的独占。

(三)女性原型

在纳博科夫这一作品中,女性原型主要是以回忆中的恋人形象、命途多舛的少女形象还有形形色色的妻子情人形象出现。

第一人称的叙述给了亨伯特无限权限对稚气未脱的洛丽塔进行百般的诽谤,洛丽塔内心是一个渴望真正父爱的孩子。悲惨的命途是从她厌恶“乱伦关系”开始的。她甚至在文中直接问:“你认为我在这样憋屈的小木屋里生活,一起干丑事,永远不像正常人一样还需要多久?”

《绝望》中赫尔曼的妻子莉迪亚,《斩首之邀》中辛辛那提斯的妻子马斯,《礼物》中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妻子叶戈罗夫纳,《黑暗中的笑声》中欧比纳斯的情妇玛戈等都是纳博科夫的小说作品中笔下理想中的情人和妻子。这些人:谄媚,粗浅,灵魂空洞,精神懈怠等等。作者以叙事语调嘲笑他们。

在《洛丽塔》中,安娜贝尔的幻想、宁扶的小妖精、德洛丽丝,也许还包括亨伯特这个叙述者人生中经历过的看到过的一切女性形象,融合在一起,经过高度抽象化后,又投注在了德洛丽丝身上,由此,一个“洛丽塔”凭空诞生了。“我永远爱上了洛丽塔”,“她”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我的原罪,我的灵魂”。

种种的一切搅合在一起,完成了对少女“洛丽塔”这个原型的塑造。

三、走出《洛丽塔》的洛丽塔

读者往往深陷入纳博科夫制造的这一个幻境中不可自拔,他用超凡的语言来描述了这一朵迷人的“恶之花”,让人们在这一刻忘记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洛丽塔》是一部杰作,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女性原型,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我正想着欧洲野牛与天使,永恒色彩的秘密,预言十四行诗和艺术的宽慰。这是你我能共享的惟一的不朽,我的洛丽塔。”他用自己的笔把“洛丽塔”记叙了下来,浓墨重彩,添枝接叶,试图让心中的“洛丽塔”不随着时间而褪色或遗忘,作者成功了。

“洛丽塔”成为了一个特定的女性原型,不光是对后来的文学,对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又由于《洛丽塔》一文中对“洛丽塔”的夹杂着欲望、痴恋、悔恨等等情绪的描述使得“洛丽塔”充满了后现代或幻想式的气息。“洛丽塔”是一个充满着诱惑力的少女,是男性的“小仙女”,她又可以是纯洁的,无辜的少女,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研究小仙女形象的团体出现,他们沉迷其中,让“洛丽塔”的原型又不断地补充着一些新的元素。

在现实中,“洛丽塔”也成为了少女的一种风格,结合了其他的风格,就变成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洛丽塔”,比如暗黑风的哥特萝莉,甜美的公主风萝莉,与日式服装结合的和风萝莉等等,某些时候甚至还成为了少女的代称,然而,作为“洛丽塔”本身来说,不管如何的改头换面,还是会带有轻微的男性欲望的投射。

因为畸形恋主题,这部作品饱受争议。它另类的写作风格及其社会意义颇受质疑,有人说它反映了东西方社会制度的分裂。纳博科夫回答说:“将任何虚构性作品纳入社会价值研究都是荒谬的,小说创作是非道德和非理性的。”

这是一本超现实的浪漫主义小说。所谓的男女情色、喜怒哀乐,年龄差距带来的微妙关系,还有全部的渴望与追求都在其中表现出来,而且是用一种高水准的表达方式,不低俗,不油腻,不沾染一点点俗世的尘埃,唯美又浪漫。在文中,从“序言”到最后一张章都在围绕着“洛丽塔”这个幽灵进行,几乎小半本书都在描述亨伯特遇到“洛丽塔”前的大半生,这并不是说“洛丽塔”在这一部分就不存在,反而这一部分深刻的参与了塑造“洛丽塔”这一具象。亨伯特内心的阴影、人格面具、阿娜贝尔、小仙女、精神错乱、他的妻子瓦萊利亚、他的文学教授身份等等交织在了一起,让“洛丽塔”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了亨伯特的生命中,直到他遇到德洛丽丝,深埋的欲望之火点燃了他最深切的渴盼,在那一刻,“洛丽塔”这个女性原型跃然纸上,成为不朽。

参考文献:

[1]纳博科夫,洛丽塔[M].于晓丹等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2]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汪小玲.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矛盾叙事话语及洛丽塔的隐形故事[J].外语研究.

[4]左金梅,冯涛.《洛丽塔》叙事者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洛丽塔女性形象
洛丽塔裙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哥特洛丽塔服装设计风格应用设计研究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