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站18年的党报记者谈践行“四力”

2019-11-17 19:59文/张
中国记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驻站脚力四力

□ 文/张 旭

内容提要 党报驻站记者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分支,具备党报记者的所有特征,同时,又有其独有个性。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文结合自己18年驻站记者的工作实例,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党报驻站记者。

与编辑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长期工作在地方,工作在基层一线,写的都是地方报道,驻站记者要把握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情况,是该区域建设和发展的“专家”。作为地方发展的“专家”,驻站记者长期远离编辑部,这就要求驻站记者要在各方面锻炼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新时期,党报驻站记者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用“脚底板”写出好新闻;要紧盯大势、敏于观察,让眼睛“亮”起来;要以学益智、多想多思,让脑子动起来,做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人;要善用群众语言,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一、增强“脚力”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用“脚底板”跑出好新闻

与编辑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具备增强“脚力”优势和基础。良好的作风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从一线跑出来的。党报驻站记者增强“脚力”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抢占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从一般中发现特殊,在平常中看到亮点,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挖掘提炼出充满鲜活性、典型性的新闻报道,让新闻作品鲜活生动。

多年来,辽宁日报坚持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作为驻站记者改进作风文风的重要载体,使走基层、下基层机制化常态化,不断增强党报驻站记者“脚力”,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每年春节期间,笔者都要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深入生产一线普通劳动者身边,到汗雨挥洒、暖意扑面的农村大棚中,到喜迁新居的贫困群众家里去,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可喜变化。近年来,笔者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采访过程中写出了作品:《城归成为朝阳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分红了,我们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第一书记“夫妻档”:群众有难题才需要我们这些干部》等,这些生动鲜活的作品均来自于基层一线,是笔者用“脚底板”写出的好新闻,这些作品分别获得辽宁新闻一等奖、辽宁新闻二等奖。

增强“脚力”并非只是空间距离上的无限靠近,与群众心理的距离拉近才是关键。2019年新春,笔者在采访一位贫困家庭的新年时,刚到主人李佩珍老人家里时,老人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当记者提到过年给孙子准备了多少红包?住在顶楼漏不漏水时?这时李佩珍老人将话匣子打开了,李佩珍说:“孙子2018年找到了工作,她家2018年分到了公租房,从心底感激党和政府的帮助。”在李佩珍家,记者与老人面对面交流,感受到老人内心里的兴奋与感激,写出报道《李佩珍家喜事接二连三》。增强“脚力”需要党报驻站记者心入基层,与采访对象在心里拉近距离,从一些简单、易于接受的话题入手,找准切入点,这样才能使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提炼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和主题,写出更多接地气的好作品。

二、增强“眼力”,要紧盯大势、敏于观察,让眼睛“亮”起来

人们常说新闻记者要“吃透两头”,这对驻站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吃透上头: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中心任务,做到心中有大局;吃透下头:了解地方新做法、新成果及当地社情民意。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具备新闻敏感。党报驻站记者长期工作在地方,如何在一般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考验的正是驻站记者的“眼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党报驻站记者增强“眼力”必须胸怀大局、着眼大事,在一般中发现特殊,做到目光敏锐、观察能力强,以一个小的新闻事实反映一个大的新闻主题。

笔者驻站工作地朝阳市曾是劳务输出大市,2005年,朝阳市每年劳务输出人口达20万人。2018年,笔者在朝阳市农村采访了解到多年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于虎元返回家乡,创办了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带领村民们致富。在这一普通的新闻人物背后,记者意识到农民工返乡这一新趋势、新现象。记者深入到当地劳动就业部门,了解到当年的劳务输出大市——朝阳市现已有1000余名农民工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带着家乡情结返乡创业。记者抓住这一新趋势、新变化,紧扣乡村振兴这个大主题,走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采访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生活,写出了《“城归”成为朝阳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作品中闫钢的科技商店、康洪波的面粉加工厂、于虎元的蘑菇基地,这些生动、鲜活的场景引起较大反响,作品获得辽宁新闻一等奖。

党报驻站记者增强“眼力”需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特别是社会新闻更需要驻站记者增强“眼力”,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近两年,朝阳市友谊大街每天都会出现一位老人左手持垃圾袋,右手拿着扫帚,躬身清扫街路的身影。起初人们都没在意,当记者收到这一线索后,现场采访得知老人名叫苏有余,今年85岁,每天义务清扫街路5公里,风雨无阻。用他的话说:“人,活一天就得活得有意义,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儿。现在扫大街就是我每天的工作!”通过敏于发现和深入挖掘,记者采写了《84岁老人苏有余每天义务清扫大街5公里》,被人民网等网络媒体纷纷转载。辽河油田司机张善哲在生命最后时刻用“双闪”定格壮美的职业人生,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大爱。他用行动甚至生命温暖着寒冬,温暖着我们;还有最美大学生丁慧跪地施救八旬老人等,辽宁日报的这些典型人物报道都来自于普通人,来自于火热的生活,都是驻站记者善于发现、准确判断、深入挖掘得来的。驻站记者离基层一线最近,增强“眼力”需要驻站记者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对新闻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并通过深入挖掘,多角度还原现场,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的典型报道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增强“脑力”,要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

党报驻站记者虽然写的都是地方报道,但要从全局的高度来研究区域性报道。驻站记者不像部门记者局限于部门分工的条块,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是报道对象,平时,主动选题也多于工作布置,在工作中需要全面接触社会实际情况,多领域采写报道。

多年实践证明,一个驻站记者的眼光是否长远、嗅觉是否敏锐,文章写得深还是浅,都涉及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高低,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是写不出精品力作的。党报驻站记者增强“脑力”,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职责、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党报驻站记者是党的思想纲领的宣传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有政治素质,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的冲劲、思考的精神。当下就是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政策水平。

纵览“辽宁新闻奖”获奖作品,无不从各个层面印证了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政治敏锐性,才能写出优秀、感人的新闻作品。《喜见“新谣”入“新村”》《分红了!我们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梦想》《瓦轴二百工程师“回炉”考取技师证》等作品均是主题重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接地气的好作品,这些作品都来自于驻站记者。

党报驻站记者增强“脑力”需要在日常一线工作中开动脑筋、多想多问,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把握新闻亮点,增强新闻策划能力。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九大会期为10月18日至10月24日。会议前夕,辽宁日报精心组织策划全力做好新闻宣传报道,要求及时传递会议精神,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好作品。按照报社安排,笔者作为驻站记者要采访一个贫困村,看看贫困村里的新变化,在辽报一版《十九大时光》专栏发表一篇文字稿件。

笔者在联系采访中了解到北票市台吉镇坤头波罗村22日要召开扶贫分红大会。如若现场抓拍一组照片,图文并茂地报道贫困村的脱贫故事不是更加生动鲜活吗?驻站记者将这一情况向报社汇报后,得到报社全力支持。10月22日,驻站记者深入分红现场,扎实采访,并迅速完成稿件。10月23日,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辽宁日报《党的十九大特刊》“视点”版以整版形式推出图文并茂的报道《分红啦!我们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这篇报道及时呼应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精准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讲出了脱贫攻坚全国战场上的“辽宁故事”。该作品发表后被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受到辽宁省委宣传部阅评组好评——“读起来有劲,品起来有味”。

四、增强“笔力”,要善用群众语言,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一般讲,党报的报道都必须有思想,都要做到有高度和深度。党报报道的思想来自于新闻信息,要让思想通过新闻事实自然流淌。要坚持舍弃枯燥无味、生硬说教,克服文字材料的“文件味”“机关腔”,让宣传方式更加高明、更加巧妙、更加新颖,让群众易于接受、入脑入心。

“收入要上万,楼房连成片,村容大改观,室内通水电,就医不远走,养老有保险,人人讲和谐,山青水碧蓝”,这是辽宁日报发表的《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梦想》稿件的开头,用一句顺口溜引人入胜。稿件记录了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党委书记钱学余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科学发展,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辽西第一村”。记者用一个个新闻事实,以平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小山村的快速发展,呈现了一个科学发展、为民造福的新时期“村官”样本。

党报驻站记者增强“笔力”就是增强写作能力。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新闻语言的特点就是生动、大众化、口语化。党报驻站记者离基层一线最近,特别是驻站记者要把“改文风”作为增强“笔力”的重要抓手,倡导平民视角、平实文风,运用群众语言,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感染群众,写出的文章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使新闻作品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老了老了,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年年都可以领分红。”今年70岁的贫困户孙宝荣领到分红款后,激动地把钱摸了又摸、数了又数。这是辽宁日报发表的《分红了,我们离小康生活越来越近了》作品中的一段细节描写。这样的语言生动直观,平易近人,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细节再现了分红现场,凸显了群众对致富奔小康的渴盼。

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标题的制作凸显记者笔力硬功,好的标题能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回味无穷,党报驻站记者增强笔力要在标题上下苦功,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辽宁日报稿件《北票市民夜晚沐浴太阳光》,稿件报道北票安装太阳能路灯,省电,节能这样一个普通的新闻事实,但“夜晚沐浴太阳光”这样的标题呈现给读者,令人耳目一新。

“脚力”是坚持不懈的韧力、“眼力”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脑力”是善于捕捉新闻亮点的能力、“笔力”是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四个能力”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增强“四力”不仅是做好新时代新闻工作的长期要求,更是党报驻站记者的工作指向和能力标准。为此,党报驻站记者要切实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使党报新闻在群众心坎里走得更深、更实、更远。

猜你喜欢
驻站脚力四力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