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骑士

2019-11-21 21:35阿郎
草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虎头阿坝州骑士

阿郎

公元1724年初春,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奉雍正皇帝诏令赴青海平叛。年大将军甫一到青海,就被罗布藏丹津的主力重重围困在西宁城。

初春的西北大地依旧一片晦涩枯黄,满含萧杀之气。

尘土飞扬的西宁城下,罗布藏丹津的几万精锐铁骑鼓声如雷,杀声震天。年羹尧伫立在城楼上,满面凝霜。身旁的清军将士也如朔风中的旗帜,两腿打颤,浑身筛糠。

危急关头,岳钟琪将军率一彪人马杀到。罗布藏丹津的几万精锐铁骑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

冲杀在最前面的几千将士争先恐后,勇猛异常。很快,罗布藏丹津便溃逃而去。这几千将士个个强壮彪悍,武艺超群,装束奇特。他们袒露着黢黑宽厚的胸膛,光着壮硕的右臂。他们不戴头盔,戴着虎头状的皮帽。因为奇特的装束,更因为英勇善战,这支队伍被世人赞誉为虎头骑士。

拥有了这样一支神秘的虎狼之师,年大将军最终平定实力强劲的罗布藏丹津。

当然,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呈送给雍正皇帝报捷的奏折中,全是毫不客气的表扬与自我表扬,对这支神秘部队的赫赫战功,却只字未提。这支部队就如年羹尧当初被围困时突然杀到那样,在清军凯旋回京,等候朝廷的封赏之时,他们又突然消失了。

六十多年后,这支神秘的队伍再次出现。

公元1788年,廓尔喀将军素尔巴尔达布率3000廓尔喀兵入侵西藏。廓尔喀兵一路所向披靡,不几天,藏南的聂拉木、济咙宗、宗喀宗等地相继被廓尔喀人攻占。

廓尔喀士兵。世界上最勇猛的战士,只要他们的狗腿弯刀一出鞘,不见鲜血绝不收刀。他们的字典里只有两个词,那就是战斗和战死。直到今天,廓尔喀士兵依然是世界上最强的雇佣兵之一。

公元1791年,接到西藏吃紧的战报,乾隆皇帝最终委派平台功臣、两广总督福安康率军入藏。

进藏的清军队伍中,再次出现了一支1200余名装扮奇特的虎头骑士。

接到军令,这支队伍立即从今天的阿坝州出发。经康定、巴塘、理塘、昌都等地,一路西进,星夜驰援,直赴后藏。

公元1792年2月,一到聂拉木,虎头骑士就向廓尔喀人发起了进攻。

凶猛的廓尔喀士兵在英勇的虎头骑士面前相形见绌。不几时,虎头骑士便攻克廓军盘踞的聂拉木西北碉楼,活捉廓尔喀皇亲占玛达阿尔曾萨野。

接下来,虎头骑士乘胜前进。一举拿下廓尔喀兵据守在擦木山上的两座石碉楼,攻克廓尔喀兵占领的克济咙,斩杀廓尔喀兵840多人,俘获200多人。

在廓尔喀国境内的热索桥一战,让素以勇猛善战自居的廓尔喀人魂飞魄散,真正见识了什么才是英勇善战的神兵。

清军乘胜掩杀,一直追到了廓尔喀境内的热索瓦。廓尔喀兵撤掉热索桥上的木板,凭借宽阔湍急的热索河这个天险,据守在南岸索喇拉山碉楼中。清军主力正面强攻,死伤惨重,却久攻不下。

正当南岸的廓尔喀兵得意忘形之时,背后的大山上突然杀出一支人马。猝不及防的廓尔喀兵顿时阵脚大乱,前后夹击中,很快被歼灭。原来,这支虎头骑士趁夜绕到了热索河上游,他们伐木做筏,悄悄渡过热索河。连夜翻越几座高山,突然从廓尔喀兵背后杀了出来。

这次,这支神秘的部队留下了身影。这些被清廷称为土屯番兵的骑士,取得了“六戰六捷,收复后藏”的赫赫战功。他们的首领木塔尔因作战英勇,战功卓著,被清廷授予征廓尔喀十五位功臣之一,授副将衔。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这些虎头骑士为了大清帝国的边疆稳固、领土完整,东征西战。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洒遍了大清的疆域,甚至把英雄的身躯也留在了异域他乡。

正是这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边民,“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战士,以一个又一个的身躯捐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虎头骑士的牺牲,不仅成就了福安康、岳钟琪这样的大清重臣和名将。更主要的是,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和牺牲,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日渐倾斜的清王朝大厦。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朝政昏聩、官吏腐败、武器装备落后的清廷,面对科技发达、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简直不堪一击。开战不久,英军就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等地,占据吴淞,直逼南京城。

道光皇帝赶紧派出自己的侄子奕经作为钦差大臣,从京师出发,仓促迎敌。

此时已无人可用大清帝国,派出的带兵重臣奕经,是个对军事却一窍不通,夸夸其谈的浮华之辈。

这个天朝上国的皇亲贵胄,一直以来,都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和他久疏战争的八旗将士一样,几曾见过真刀真枪,流血死人的惨烈场面?

大战在即,无计可施的奕经不分析情报,不排兵布阵,却寄希望于上天,问前程于鬼神。奕经听说杭州西湖关帝庙灵验,赶紧跑去求了一签。签上写道:“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能保平安。”奕经不解天意,请卦师解释。浪漫而想象力丰富的卦师想到英军是洋人,灵光一现,马上给出最为贴切的答案:“洋人—羊人!羊,当然怕兽中之王老虎了。上苍授意,英军的克星,洋人的天敌,当是虎头军。”

虎头骑士!

这些曾经为大清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依旧处于清王朝疆域和政治舞台边缘的番兵。危难之时,立马又出现在大清重臣翻腾的脑海当中。

找到了救命的稻草,奕经马上请朝廷征调嘉绒地区的土番屯兵。

1841年秋天,今天阿坝州的嘉绒地区正是牛羊肥壮,庄稼金黄,瓜果飘香的丰收时节。征战令像突如其来的巨大雪片,飘落在汶川的三江,理县的甘堡,小金的八角、结斯,金川的河东、河西等地。

秋天是个丰收和享受生活的好时节。

哈克里的大儿子过几天就要结婚,阿木穰的小儿子也快出生了。更多的年轻人在麦收的大地上和姑娘们嬉戏,在夜晚歌庄舞散去后和情人在月光下相依相偎。他们在这个秋天,享受着和平年月的幸福时光,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征战令雪片一样到来,集结号霹雳般声响。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不管清廷待我如何,我对国家始终忠诚以待,以身相许。

虎头骑士崇尚的是侠客精神,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1841年11月,2000多名藏族远征军从阿坝州松潘出发,奔赴千里之外的浙江。

且不说后来战争的惨烈,光是千里征战路途上的艰辛,都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走过九十九条河,走烂了九十九双草鞋,雨天行军,露宿荒野,长途奔袭夺城池,金戈铁马扫沙场……”。从后来怀念英雄的嘉绒歌庄《博巴森根》的唱词里,英雄远征途中的艰辛,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奕经靠算命指挥作战,虽然荒唐可笑。巧的是,几天后赶到的这支队伍无意中印证了卦师的解释,再次坚定了奕经慌乱而脆弱的心。奕经惊喜的发现,这支骁勇彪悍的藏兵,头戴的虎皮帽,正好和签中所言的“虎”相符。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奕经决定任命属相为虎的总兵段永福为大将,率领戴虎皮帽的藏军出战攻打宁波城。并将进攻时间定为1842年3月10日四更时分,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加上属虎的大将,就凑足了“五虎”。此计为“五虎扑羊”,专门针对英军这些“羊人”。

由于进攻计划泄密,英军事先设下埋伏。面对英军的重重包围和先进的武器。藏军毫不畏惧,奋力拼杀,死伤惨重。阿木穰和他率领的一百多名藏兵全部牺牲在宁波城内。

战后,一名参战英军军官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他们的尸体厚厚的乱摊在四旁,据说他们曾经决定不战胜即战死。他们的帽子是用虎皮制的。”

在宁波反击战打响的同时,哈克里率领另外一只藏兵开始攻占招宝山上的威远城。

攻山战斗开始后,哈克里率领藏族士兵冲上陡峭的台阶,杀向招宝山上的威远城。藏兵敏若猿猴,在英军的枪林弹雨中闪转腾挪,攻入威远城。山上的英军拼命用大炮向下射击,但命中率极低,没有对藏兵造成什么威胁。就在英军抵挡不住,准备四散逃命时,停泊在江中的英国军舰从背后向藏军开炮,腹背受敌的藏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撤退到慈溪大宝山进行防御。

第二天,英军从宁波出动近2000人前后夹击驻守在大宝山的清军。哈克里率领500多名藏军英勇抵抗。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藏军弹尽粮绝。眼见英军冲上了阵地,哈克里从腰间抽出战刀,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乱军中,他身中数枪,倒在了阵地上。战后,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仍心有余悸,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

由于在大宝山之战中伤亡惨重,英军不敢再次进攻,慈溪县城才得以保全。当地百姓为纪念清军的功绩,募捐建立了“交节祠”,祭奠为国捐躯的清军官兵。阿木穰、哈克里等藏族勇士的英灵,也被安置在祠中祭祀。由于路途遥远,那些牺牲的藏族远征军的辫子,被剪下后送回了故乡汶川县的三江乡,理县的甘堡乡,人们在那里修建了几座“辫子坟”。1842年冬天的朔风中,人们站在三江、甘堡、结斯、八角、河东的高坡上,翘首以盼。他们没有等来凯旋的英雄,迎来的,只有一根根血迹斑斑的发辫。

悲痛欲绝的人们把一根根发辫揽入怀中,就把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情人,拥入怀里了。是夜,藏寨里燃起熊熊的篝火,篝火旁摆满一坛坛青稞酒。微醺的人们怀揣发辫,手挽着手跳起了锅庄,唱起了让人潸然泪下的《博巴森根》。他们深信,自己的亲人虽然把躯体留在了千里之外,今夜,他們的亡灵必定跟他们在一起。“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直以来,被正统视为化外愚民的这些人,对报效国家这个道理比谁都理解得透彻,践行起来,是那么勇敢而决绝。

很快,近200年过去了。

虎头骑士的事迹成了若隐若现的传说。

如今,大多数人对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为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领土完整而血洒沙场的历史不甚了了,个别人甚至持怀疑态度,令人遗憾。我想,假如英雄泉下有知,定会气得睁开眼来。

时间到了2012年。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在阿坝州小金和金川两县确认了15套文物里,“清嘉绒屯兵云豹皮帽”文物尤为珍贵。

据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介绍,“清嘉绒屯兵云豹皮帽”,是十八世纪中叶清代嘉绒屯兵出征,抗击入侵宁波等地的英军时的装束。当年,阿坝嘉绒地区土司守备阿木穰奉调出征抗击英军,在《清史稿》“阿木穰传”中曾记载他“率土司兵先入,中地雷同殁……”陈学志说,一顶完整皮帽的制作需豹口、豹牙都保持完整无缺,帽后再缀以豹尾,以示为虎将豹头。因远看形似猫头,故称“猫猫兵”或“虎头兵”。这次发现的皮帽脱毛严重,但还能清晰看到云豹斑纹和样式,符合“冠虎形”的描述,是阿坝嘉绒藏族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御外敌的历史见证。

至此,虎头骑士的故事再一次得到了史学和文物专家的专业论证。

2017年,阿坝电视台和宁波电视台联合拍摄反映嘉绒藏兵抗击英军的故事。在慈溪县的朱贵祠,守门的大爷得知我来自阿坝州小金县,亲热之情溢于言表。他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感谢我们的先辈以血肉之躯保护了慈溪县人民。

2018年8月7日,小金籍嘉绒歌手阿斯满以一曲歌颂祖辈抗击英军的《博巴森根》勇夺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得知歌曲背后故事的评委和观众,当即被感动得热泪纵横,泣不成声。

2018年10月27日,阿坝州民族歌舞团把这段历史改编为音乐剧《博巴森根·辫子魂》,获得了四川省第八届舞台艺术一等奖。今年,音乐剧《博巴森根·辫子魂》开始赴浙江巡演。所到之地,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

近年来,按照国家的安排,浙江省对口援建阿坝州。一位浙江援藏干部讲到当年阿坝嘉绒藏兵赴浙江抗击英军,他动情地说,我们两地山海相连,早就有了百年的渊源和情谊。

今天,强盛的中国再也用不着虎头骑士这种亦兵亦民的队伍了。但是,他们时刻关注国家利益,随时愿意为国家安危做出牺牲的精神,却是弥足珍贵,不能舍弃的。

虎头骑士已经远去,消失在茫茫的时空背后。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不断生长和显现。并且,正在以各种形式不断的四处传扬着。

猜你喜欢
虎头阿坝州骑士
视界
夜钓虎头鲨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悠悠虎头帽
盛夏的夜晚
聪明的小红鱼
多少级楼梯
只爱穷骑士的姑娘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