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拒绝单一的感悟

2019-11-22 02:50俞慧春
甘肃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感悟文本小学语文

俞慧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编排意图;文本;写作特点;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44—01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或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高尚和生活的美好;或充满童话色彩,故事引人入胜且给人无限遐想;或以小见大,于平凡中折射出不平凡的闪光点……我很喜欢和学生们一起读故事,不单单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更为了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接下来,笔者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谈一谈如何避免单一而固守的感悟,让学生能从多角度感悟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当面对它的时候,笔者一直在思考:如此熟悉而經典的故事,该怎么设计教学,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深知,这一课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文学效果;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基于对文本的思考,笔者精心设计了这堂课:为了让学生能切实关注到小女孩的命运,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感悟人物形象、关注课文中人物命运。

一、课始课尾相互呼应,学生情感由浅入深

当今社会,信息的汲取极为方便,学生们更是思维活跃、见识广博,但身为独生子的他们或多或少有自私的表现,这一课的学习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课后小诗就充分表达出了小作者刘倩倩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心。为了贴近学生,快速导入新课,课一开始笔者就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为后面学生走进文本打下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们从多角度充分感受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后,他们更加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自然流露,对小女孩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

二、关注单元编排意图,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关心人物命运,培养学生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既是课文单元编排的意图所在,也是高年级学生要形成的阅读能力之一。因此,在精读品味第1~4自然段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从不同角度走近小女孩内心,这样学生呈现的阅读是多元的,通过感情朗读描写天气寒冷的语段时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饥饿;通过抓重点词句“一双拖鞋”和“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等相关语句想象小女孩的生活,感受她的穷苦;通过朗读描写小女孩美丽的句子引发思考:在这个寒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不注意她的美丽,只会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走近小女孩的内心,反衬她的可怜。这一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念,学生切实关注人物命运,就会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在研读小女孩第一幻象时,不断将她美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进行对比,使人物命运更加凸显。以上设计不仅体现了单元编排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感悟人物命运,鉴赏文学作品写作方法的渗透如春风细雨,润物而细无声。

三、注重体会表达方式,突出文本写作特点

在通读了小学十二册全部教材后,我们会发现一至四年级每册书中至少有一个单元编排的是童话故事,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次童话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童话故事情节生动,具有丰富的幻想,这一特点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将《卖火柴的小女孩》选编在六年级,我想除了让学生继续感受童话的特点外,更要突出这篇童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体会这一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和效果既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教学中,笔者三次引读句子“小女孩觉得……多么舒服呀!”让学生感受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想的美丽后再想象火柴灭了后她面对的现实是什么,通过对比,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小女孩面对的现实的残酷,这样,学生自然体会到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巧妙解决了教学难点,雁过无痕地搭建了读与写的桥梁。这一环节也让学生从另一方面体悟到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为整节课让学生“多角度”感悟人物命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角度”。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课堂上,师生都要细品语言之魅力,在此过程中,悟其神妙的地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多角度去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不仅仅是拒绝单一的感悟,更重要的是:语文课,一定需要情感!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感悟文本小学语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