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2019-11-23 06:38整理江佳佳
当代贵州 2019年37期
关键词:关区毕节市七星

整理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 江佳佳

编者按

在广阔的乌蒙大地上,有无数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奋战在各行各业第一线,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闯敢拼,苦干实干,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翅膀

刘勇军七星关区纪委区监委民生建设公开公示监管中心主任

事迹简介:刘勇军同志2012年调入七星关区纪委区监委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先后创新开发出作风评价软件平台、七星关区阳光党务政务网、七星关区纪委区监委网络举报平台、七星关区干部廉洁信息监管系统、七星关区警示教育平台、七星关区纪检监察网、七星关区纪委机关办公系统等20余个软件(系统)并维护运行,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翅膀,极大提升了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为国家节约软件开发、维护费用800余万元。其中,将技术手段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创新开发的作风评价软件平台,已在全市推广使用,此项工作先后得到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贵州省纪委网站、毕节电视台等关注和报道。

熊亮毕节市水泥厂董事长

为“软实力”提供“硬支撑”

事迹简介:熊亮同志本着重发展、重技改、重环保、重人才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从建立科技型、效能型、节约型工厂入手,加强企业全面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完成水泥生产关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把年产10万吨立窑生产线技改为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注册资金近1.3亿元、固定资产1.5亿元,年销售近2亿元、年创税收3000多万元。二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汶川地震中,组织职工向灾区捐款16.8万元,个人捐款达10万元;缴纳特殊党费4.2万元;在美丽乡村建设“两硬化”工程中,按“零利润”价格提供水泥50万吨;为教育、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400余万元。三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4年12月被聘为七星关区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名誉村主任,设法解决当地村民就业。300多名工人中,大多为当地村民,每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利用塘房村地处城郊接合部的优势,帮助村民发展运输、餐饮、建材、修理等产业,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熊亮同志先后获得省“劳动模范”、省“创业之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姚芳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毕节市妇联副主席(挂职)

乡村振兴“领头雁”

事迹简介:姚芳同志2014年担任木寨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带领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个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贵州省三八红旗手”。一是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马白寨度假中心、水上乐园、旱地乐园、漂流等旅游景点,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保障,5年来脱贫200户825人。二是转变民风民俗。把环境整治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卫生评比工作方案,开办道德超市,发放积分卷,十户联合整治,并与木寨小学联合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全民参与环境整治。三是凝聚巾帼力量。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由社区妇联牵头,组织开展“十佳贤妻良母”“十大孝媳”“家庭女能手”“最美清洁户”等评选活动,激发了妇女干事创业的自信心。木寨社区先后被评为省“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张凌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村委会主任

返乡创业勇担当

事迹简介:张凌同志2015年返乡创业并担任箐口村村委会主任。在产业发展方面,自筹资金210万元带领群众发展猕猴桃、养蜂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村企一体的贵州聚合同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1+N”管理模式(1个公司,N个股东),由公司分配资源,以公司模式运作,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收益的60%作为参与入股群众的利润分成、30%用于合作社收益、10%属于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治理方面,提出创建和谐家庭、和睦邻居、文明村庄;改思想、饮水、道路、圈舍、厨房、沟渠、厕所;不准房屋乱建、车辆乱停、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粪土乱堆、柴草乱放、畜禽乱跑、乱砍乱伐、乱办酒席、种毒吸毒“三建七改十不准”制度,形成“党建引领、村企一体、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共识。2017年,箐口村135户贫团户572人实现脱贫,箐口村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张凌个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张凌个人荣获贵州省第十八届“五四”青年奖章,当选省十三届人大代表;2019年,箐口村入选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李斌织金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打造基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样板

事迹简介:2014年以来,李斌同志紧紧围绕司法体制改革各项部署,率先在织金县人民法院开展司法体制改革,带领全院干警走前列、做示范,积极探索改革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把执行顶层设计与自主实践有机结合,在审判领域运用大数据思维助力审执工作,探索出一系列适合西部山区法院实际情况的司改试点经验。在他带领和亲自推动下,创造性地完成了60多项改革任务,多项改革举措被推广,得到中央、省委、毕节市委领导的肯定或批示,司法体制改革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改革案例”,司法责任制改革被省高院报省委政法委作为全省法院唯一案例推荐给中央政法委,改革工作被国内权威专家誉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织金样本、毕节经验、贵州元素”,成功打造了西部基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样板。2018年受理案件比司改前上升210.17%,结案上升208.52%,当庭裁判率上升28.37%,一审案件陪审率100%。

罗进朝 金海湖新区岔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把农技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事迹简介:罗进朝同志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为载体,扩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新技术成果的普及应用。利用岔河镇的地理、气候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猕猴桃、刺梨、皂角种植,依靠科技,突出特色,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挖掘经济发展潜力。2019年在双华村、发路村、晨思村、亦乐村等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猕猴桃栽培技术示范带,面积1866.4亩;在岔河村、足纳村、木来村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刺梨栽培技术示范带,面积1500亩。为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实施科教兴农,做好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提升生产科技含量。他研究早熟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大垄双行、防霜抗旱、双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缓控释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合理轮作换茬等技术,经过测产验收,亩产达3600斤。2017年12月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涛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科员

平凡岗位见敬业精神

事迹简介:王涛同志在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从事法院组织、人事等政工工作,并担任司法改革工作资料员和信息联络员。先后参与干警履职调查、法官数据测算、改革方案制定、人员分类管理、员额法官遴选、法官等级晋升、财物统一管理、法官履职宣誓、薪酬待遇落实、审判团队组建、团队运行调研、内设机构改革、庭室架构恢复、综合配套改革等工作。汇编了《法官职业保障》《入职晋级宣誓》《员额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等文本资料,参与起草了《全市法院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主审法官办案负责制实施方案(试行)》《毕节中院司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34个配套子方案,获得省、市司改领导小组批复并推进实施。参与撰写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视野下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探究》获贵州省政法系统二等奖,参与起草《毕节中院审判工作团队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为院党组科学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供了参考。王涛同志爱岗敬业,为毕节法院率先在全省实现市级财物统管、率先在全省实行行政诉讼案件跨行政区域相对集中管辖等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个人连续3年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

金萍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 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事迹简介:金萍同志从事临床工作以来,以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为己任,不断推陈出新、大胆探索,得到业界高度认可,先后组建“冠脉小组、介入治疗团队”,带领团队于2011年开展毕节市第一例冠脉造影,率先开展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快速心律失常频射消融等工作,使心脏病死亡率大大降低,多项技术填补毕节市空白,在此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近年来先后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医院科技进步奖2项。2018年,建立毕节市胸痛中心联盟,规范了毕节市心肌梗死的救治。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授予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该院心血管内科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关区毕节市七星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七星瓢虫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