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9-11-24 05:53陆静华
教育界·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陆静华

【摘要】在促进产教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叙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体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互动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多阶循环递进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中职学校校企互动对接是校企零距离合作的一种积极模式、新道路。校企互动对接模式是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三赢”模式。校企互动对接,落实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互动对接的必要性

宏观来看,大力发展中职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中职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发挥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各自优势积极互动对接,共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发展中职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职教育办出特色以及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办学特色等都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的制约。对地方经济而言,各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通过中职学校为地方输送大量的基层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且扩大地方人力资源的储备,提升地方人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地方经济扩大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手段。

中观来看,开展校企互动对接,可以使学校、企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首先,在中职学校开展校企互动对接,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根据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校企互动对接,使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企业也较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微观来看,校企互动对接,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汇集的人群,有不少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一个劳动力的成功就业,可能就意味着整个家庭的脱贫。通过校企互动对接,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地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因此,中职学校只有不断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互动对接,才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合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效果。

三、中职学校校企互动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校企合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校企合作力度不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及政府主导引力不够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推进。

以我校所在的广东省四会市为例,2018年度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有多个综合工业园区,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多年来已经形成机械、化工、建材、玉器、乐器、纺织、食品、电子等多门类的产业体系,本地工业企业大量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

从我校生源的就业需求来看,大量的中职学生想在本地就业,并期盼高工资,但由于地域经济差异,一线基层技术工人的待遇与学生期盼值存在较大的落差。所以,只有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工资水平,使其选择本地就业而不选择沿海高收入城市。校企合作中常见的订单式培养已不能充分满足本地市场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在综合企业需求、学校师资条件、就业市场未来前景三方因素考量下提出: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共同进行,不断实践探索,多开展真正贴近市场需求能培养实效有用人才之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中职学校校企互动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把产教融合贯彻到底。

四、近几年我校校企互动对接的模式变革及改进举措

(一)我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变革

近几年,我校在校企互动模式中逐步摸索。曾经尝试“学工交替”模式,学校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安排一位教师负责学生的所有事宜。学生对于长时间劳累、单调重复的工作表现得极没有耐心和毅力,少数擅自离岗。教师巡回式松散型管理,多是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安全方面的管理,极少参与学生实习岗位技能方面的培训。

后来采用“订单式”培养,在学校设立相应的班级,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并按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到该企業就业。譬如,我们和鹤山雅图仕、科龙公司等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在学校设立“雅图仕班”“海信科龙班”。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较少参与教学,未能真正地做到产教融合。对比分析之后,我校现在采用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应用符合“人类学习发展周期”的多阶段循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企业共同明确人才培养发展的需求-统一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的方法-计划人才培养的学习和支持-实施和支持培养-检查培养目标-评估培养和方法的有效性。不断地循环实践反馈总结指导现实,致力于增强职教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导向性,建立学校与市场、企业协同培养机制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胜任职业学校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职教教师来指导学生。

另一方面,考虑到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发展进化、繁衍生息的,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養模式中采用了KOLB学习周期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先理论化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校本教材),让学生从前人的经验中掌握总结本专业技能的规律;技能应用,让学生用理论化的成果指导行动;获得经验,实践和具体做些事情,得到实践;反思,进行经验思考;再得出结论,理论化,不断地循环,同时让学生不断地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地在实践摸索中修正,构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生涯的成长轨迹,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实现学生由“入门-入行-入道-入职”的递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校内教学环境”和“校外教学环境”结合,“学生身份”与“职业人身份”复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融合。

(三)例析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我校引入一鸣教育集团进行此模式实践。

四会市一鸣教育集团占四会私立幼儿园的80%以上,教育规模大,运作有序。我校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行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主要是突出与一鸣集团的结合,以满足集团的需求为根本进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分析作为导向,以培养一鸣集团所需的幼儿教师为培养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以一鸣集团幼儿园的幼儿一日流程活动为教学内容渗透到课堂中,化日常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授课的重点并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培养的难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工学结合与分层递进,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校内项目教学为特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学徒工”。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第一层次要通过校内的学习围绕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分成不同的学习项目进行教学,充分地培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有的基本素质,如爱心、耐性、责任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如弹、唱、跳、讲等。

第二层次:以校协岗实习为特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知识和岗位技能,使学生成为一名企业“职工助手”。如通过与合作的一鸣教育集团,通过“引进来”,定期地让教育集团的人事主管、一线有经验的教师到学校里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带出去”,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不同时间段让学生进入教育集团里进行见习体验,巩固就业集团的教育理念和不同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掌握专业的技能,具备就业的能力。

第三层次: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特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使学生从校内的专业技能实训向综合技能培养推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有80%以上会选择在一鸣集团顶岗实习或者正式工作,强化了校企合作深度。

第四层次:以正式上岗为特征,目标是学生锻炼工作能力、企业获得合格员工、学校获得人才培养方面的反馈。职业教育如同市场买卖,什么样的菜受欢迎,菜贩就卖什么样的菜。学生正式上岗后的工作情况不断地反馈在校的教育教学是否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偏差,及时地纠正,使人才培养的能力有计划地囊括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专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循环完善。

五、我校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的反思与展望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很多,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就业率和满意度提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学生共同解决生产问题,学习生产技术,无形中锻炼了协作能力,也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校企互动合作,扩充了学校师资队伍,使企业师傅成为优秀的教师,同时提高了本校教师的实践生产业务能力。

但鉴于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教师、学生学习交流的信息网络平台,部分专业没有有效应用此模式。在校企互动对接合作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和企业师傅在教学生过程中有些懈怠,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建立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可以聚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名师讲学、开放优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职业技能点评、仿真实训资源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交流,向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反映学习问题,教师、企业技术员也可以为学生答疑,效果会更好。

开展校企互动对接、多阶循环递进人才培养,可以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范亚勤.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思考[J].新课程,2011(10):222-223.

[2]王中军.基于信息化视阈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人本思想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2):171-17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