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及实施策略

2019-11-25 02:45郭晓敏
就业与保障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职课文目标

郭晓敏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应,其核心不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开发,而在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帮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轻松地融入未来的社会发展,以适应当今的时代变化。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改变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认知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观念,这是情感教育对于教学最直接的影响。

一、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分析

通常来说,兴趣是引导学生坚持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往往就会影响整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造成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下降。但是在情感教育中,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心理成长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让学生对生活和社会产生情感交流,逐渐意识到学习是促进个人成长、融入社会的关键力量,由此学生就会产生新的学习认知,从而不受兴趣支配,能够做到以本心意志坚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开展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行业中,一直以就业为教育导向,一切标准以学生就业为基准,因而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实践能力的标准型人才,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工作,这是学校的目标追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性质的技术,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以及文化涵养。但是在职业学校中,大多数学生依旧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一心学习专业技能,认为语文课程对于就业而言没有什么作用,对于语文学习的不重视,是情感教育开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二)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其与现代素质教育并不完全冲突,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却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所有的教师都以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为目标,无论是笔试还是实训考察,都有相应的考试技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实践体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功利主义下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同样也是情感教育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坚持“生本原则”的教育理念

理念先行,理念指导实践。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学生为本是基础原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以及情感观念,从而保障课程的适用性和完整性。情感教育拥有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四大特征,教师应当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特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课文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从而设计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对于作者“空中楼阁”意境塑造的理解。基于情感教育的特征,教师可以利用《陋室铭》作为导入,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以获取初步感受,再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促进学生对于散文的审美,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向往,让学生形成乐观、执着的人生追求。这就是坚持“生本原则”下,情感教育的课程开展程序。

(二)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目标

在中职语文课程中开展情感教育,首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目标,以此作为教师的教学指引,实现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在情感教育中,目标的设定通常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接受、反映、评价、组织以及性格化,五个层次层层递进,是学生情感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说,情感教育的目标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需要学生拥有社会情感;其二,要提高学生的情绪控制力;其三,要让学生通过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三重目标共同健全学生人格,塑造优秀品格。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在课程教学前,设定好情感教育的目标。

在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当在教学前深挖课文内涵,根据情感教育的核心理念,寻找并制定教学目标。本课主要揭示了人类在短见的视野下,种种破坏自然的行为所引发的生存和环保危机,教师可以根据该主题,设定三个方向上的目标:第一,要求学生拥有环保意识,承担起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第二,从自身做起,坚持低碳生活、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最后,要求学生拥有宣传环保概念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带动,让更多人加入环保的大家庭。这三重目标以不同层次展开,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从课文不断升华的中心思想中进行渗透,让学生领悟情感教育的意义。

(三)以教学方式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在制定好情感教育的目标之后,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突出情感教育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在我国情感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情境教学与愉快教学两种方法,是与情感教育最贴切和适用的手段。情境教学中讲究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以此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因素,从而让他们在实际中逐步感受和认知世界。愉快教育则强调教学多样化,通过积极的态度和鼓励的方式,在潜意识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卖白菜》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为学生营造一个莫言与母亲卖白菜的场景。在这样的画面中,可以透过人物的形象和衣着,呈现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的现状,而通过母亲对于莫言行为的态度变化和伤心的泪水,展现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一个人不诚实。通过这样的情境再现,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作者儿时的心酸往事,同时也会明白:无论是怎样的境遇,保持良好的品质,才是做人的基本。这就是利用情境教学,展开情感教育的方式。

(四)结合课内外开展教育活动

除了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还应该坚持开展具有情感教育色彩的语文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新的情感认知和社会体验,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完善对于社会的理解,提高文化水平和德行素养。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各种语文活动可以让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以活动代替讲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应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语文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在师生交流中增进和老师的情感,在“生生合作”中增进和同学相互之间的情感。活动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员参加,积极参与,而不是“被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也在活动中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圆明园是否要重建”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在开展辩论活动前,学生对圆明园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其建立的缘由和过程,以及其被烧毁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生这起悲惨事件的根本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背景,同时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以此丰富学生在辩论时的论证观点,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成就情感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职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当舍得付出,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学生亲其师,才可能信其道。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是迫切需要完善和渗透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目标、以教学方式渗透情感教育、坚持“生本原则”的教学理念以及结合课内外开展教育活动等四种途径与策略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深化社会体验和感悟,塑造完美的人格和品质,成为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现代人才。

猜你喜欢
中职课文目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