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研究
——以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

2019-11-25 08:46孟祥明冉雷罗玲
灌篮 2019年8期
关键词:阶段核心学科

文/孟祥明 冉雷 罗玲

2016年核心素养课题组研制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六大素养;以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等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核心素养做为现阶段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领头羊”引领着教学改革发展的总方向。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化操作,其包含各学科课程本质与跨学科核心素养,是各学科奋斗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质量,最终影响核心素养的总体发展。就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目标与普通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本学科核心素养三要素

高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无论是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及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新时代核心素养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教育部2017年修订完成适合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标准,并精炼了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三方面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其中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2]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走、跑、投、跳或几个单项技能动作等,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战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终身体育思想。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3]学科核心素养引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注重学生当下及未来人的身体健康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渐适应源于气候、人文等不同的外部环境。使未来的人更能自足与社会生存与发展。

二、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困境

(一)学科核心素养引领“难”

为深化课改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育部门研制了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总架构和内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致此,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改成为热门研究。但是如何将核心素养框架及内涵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核心素养和各学科的性质,精炼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新课程标准研制成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了发展方向、改革动力。

(二)授予渔“难”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其意为赠予人鱼,不如教于他捕鱼的办法,赠人鱼只能解一时燃煤之急,教于他捕鱼的办法则可以帮助他一生所需。现阶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中,正是给予学生“鱼”,而不是给予学生“渔”。教学中只是教授学生一小块残缺知识、某几种技术动作,至于为什么教,教来干什么,学生懵懂,大部分教师也未必可知。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阶段就好比苦行僧,一味的服从、苦练,依旧不知道怎么玩?玩什么?学生太过依赖教师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还没学会,也没明白学来何用,终身体育堪忧。

(三)情感安全“难”

人类本性中有情感的一面,情绪的发展和认知发展一样重要,两者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情绪上安全的环境是取得认知学习进展的必要条件。[5]孩子们在物质上和情绪上得不到满足,他将无法专注他们智力方面的发展。换言之在情感上无法获得安全感的孩子,会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学习应该建立在发展情感的基础之上。但是现阶段大多数孩子都会缺乏情感安全,其源自家庭、学校、教师等。家庭方面:经济基础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孩子的物质需求。单亲家庭,孩子缺乏另一方家人的关爱。留守儿童,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陪伴。或者父母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等等。学校方面:校园环境设置让孩子感觉缺乏安全。校园暴力事件让孩子感觉恐惧。没有活力的课程、课间操等等。教师方面:为保证课堂纪律限制他们自由、奔放性情的抒发。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缺乏情境设置的教学方法等等。

(四)评价有效“难”

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与实践全过程,使其成为教学改革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深化过程和重要资源。[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改革。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与评价脱离,难以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其体现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阶段缺乏对学生进步情况、学生情感发展、学生健康知识及身体健康情况、学生平时锻炼情况等的有效评价。

三、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抓住灵魂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正确引领学科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7]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灵魂,要牢牢抓住这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培育文武双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少年。一要抓住本学科核心素养三要素,进一步加强学科核心素养思想建设,明确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三者关系。二要结合义务教育2011年版课程标准,制订当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明确当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向。三要根据当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制订地方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明确当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任务。

(二)授渔纪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基础工程的定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对青年人的希望等作出了深刻论述,其中最核心的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8]明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为国家、社会培养具备核心素养能力的知识型应用型人才。即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应为高中阶段发展服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应该,第一明确为什么教。体育教师、学生应该明确三年整体教学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堂小目标等,即教师、学生首先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小目标、随后实现什么样的单元目标,再实现什么样的学期目标,最后实现什么样的年级目标及三年整体目标。第二明确教什么。

(三)情感安全湾

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情感安全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身体发育相对平缓,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处于快速积累时期。初中生则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在身心加速发展中,情感和意志表现的相对脆弱。[9]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需要,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学校情感安全湾,来弥补自身、家庭等方面情感的缺失。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等彼此之间更有信任感、情亲感、归属感、安全感。学校情感安全湾需要学生帮扶、教师帮扶、学校帮扶情感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使他们在情感方面保持安全。让他们敢于表达自身想法,敢于合作、敢于交流,能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遵守班级、学校及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有集体荣誉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博爱之心,小到爱自己、亲人大到爱国。而不仅仅是帮扶他们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四)双向教评

新基础教育改革评价的目的,不只是认定和解释课堂事实,而是旨在发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和教师达到的不同水平,形成新的课堂教学结构。[10]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更需要通过评价来发现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和教师达到的水平甚至是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形成教中能评、评中能教,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双向教评结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以学年、学期、单元、课堂为单位进行双向教评,阶段目标结束时及时评价,针对不足及时改进教学。如采用过程与终结等性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各阶段哪些学习小目标学生已达成、学生学习后情况变化,哪些小目标学生还未实现并分析其原因,是课堂设计中的问题还是教学中的问题或是学生自身问题。如此循环,将逐个小目标汇聚成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发展。

四、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在顶层设计是科学、合理,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思想理念。但在基层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不是一句空话,不仅仅是停留在理念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需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日常中通过边改、边评等形式,实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体育教师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批判腐朽、落后的教学思想。有冲击、有冲撞传统的课堂教学才能改革成功,固守传统的课堂教学势必落后于全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阶段核心学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架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