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文化 课堂绽放—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的相互融合

2019-11-26 09:58章日红
名师在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中华民族传统

章日红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仁桥初级中学,江苏海安 226600)

引 言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深远,我们应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让我国的璀璨文化绽放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把英语学习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1]。初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入英语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英语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要求教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抓住契机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并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化补充。

一、精通传统文化,做好准备

如今,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受重视,目前正以积极、向上的态势发展。中国经济的繁荣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重要,中国的语言和传统文化深受全球各界人士的青睐。初中英语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把我国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做好示范,及时把中国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涉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效融合[2]。为此,教师要事先扩充知识储备,为自己“充电”,做到精通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充电”途径有多种,教师可以多观看一些有关经典文化的综艺节目,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也可以阅读由人民出版社、东方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它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这部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书法文化、绘画文化、民风民俗、戏曲等,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观看节目和阅读书籍能够加深自身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更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民族心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抓住文化契机,实施渗透

教师不仅要精通我国传统文化,还要善于发现机会,抓住契机,借助英语课堂授课的机会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例如,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Friends,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了解好朋友的品质特点,掌握单词及词组honest, helpful, keep a secret, make me happy, share my joy,并根据以上内容展开话题讨论,学习名言“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教师要趁此机会引入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朋友的诗句,如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代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教学中展示有关朋友和友谊的名言诗句,引导学生温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内涵和深度。

在英语课堂中传授我国传统文化,教师要善于抓契机,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点滴中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地把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做到中西文化交融,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

三、重视中西对比,增强趣味

人的行为受文化影响,我国初中生既要学习、了解西方的文化风俗和行为习惯,又要做到不忘本。为实现此目标,教师要重视中西文化对比,区分不同文化的国度差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带动英语学习。中西合璧,发挥不同语言文化的合力,服务于语言和文化学习。

例如,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Let's celebrate!本单元主要讨论中西方的节假日,让学生了解跨国际的文化,并通过文化对比,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西方节日Christmas,了解Christmas 的庆祝方式、食物特点等内容;学习词汇Christmas Eve(圣诞节前夕),candy(糖果),Christmas Day(圣诞节),chimney(烟囱),Santa Claus(圣诞老人)等;了解中国的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传统食物饺子(jiaozi/dumplings),燃放鞭炮(set off fi re-crackers),压岁钱(lucky money)。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契机,基于英语学习内容,渗透我国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趣味对比中,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效益。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足根基,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混淆,通过对比鲜明呈现二者区别的同时,既增加了课堂趣味,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网络资源,延伸课堂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品读经典,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通过观看这些节目,学生既能学习知识,还能获得娱乐放松感,利用网络资源,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课堂延伸,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以趣味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例如,在教学新译林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6TV programmes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渗透中华民族文化,可以对课堂进行延伸,向学生推荐现在流行的英美节目。如美国榜单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达人秀》《幸存者》等老牌综艺节目遥遥领先,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英语文化;英国节目则更加百花齐放,如《英国达人秀》《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off)等。我们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有各种机会接触新鲜事物,但这也导致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到陌生。为此,教师可以同时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目,如大型姓氏文化寻根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中华百家姓》节目以姓氏寻根为主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族文化的心灵震撼。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目,熏陶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现代人的精神质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让经典更好地流传下去。

结 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英语及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将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夯实我国传统文化根基。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突出文化底蕴的差异,利用网络资源,延伸课堂,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汲取其中的智慧。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中华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