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优化阅读教学

2019-11-26 17:57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4期
关键词:名人课文教材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陈 卫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此,理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能够顺利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教材中也收录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相应的内容灵活地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自然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欣赏传统文化遗产,体验华夏文明智慧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考虑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因此,教材中特意收录了许多有关的文章,帮助学生深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文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华夏五千年的智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长城和运河》一课展开教学时,考虑到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驾驶飞机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由此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请学生利用不同的渠道,如网络、图书馆或者是询问家长等,搜集与运河以及长城有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在展开实际教学时,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运河以及长城是多么雄壮!同时,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相互进行资料的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学生通过交流就能够知道:长城是两千多年前建造的,在1987年的时候还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的课文都展现了中国世界遗产的风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建立起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自然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品读民间传说故事,触摸中国文学瑰宝

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在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神话传说,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对其予以重视。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教材中巧妙地收录了许多非常经典的民间故事以及神话传说,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造人》《愚公移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感受这些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以及形象,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传统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兴趣。同时,在课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去自主搜集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并展开各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或者是讲故事给家人听,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文学知识的积累。

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地让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学进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解读中国名人事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在教材中编写了许多名人的事迹,通过学习这一类的文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名人的生平事迹,还能够学习名人的精神,进而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坚持不懈,奋发向上,不断追求卓越。

比如,在六年级苏教版教材中就收录了《郑成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了解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建设台湾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还可以通过学习《负荆请罪》,让学生知道犯错误并不可怕,但是要知错就改,同时鼓励学生学习蔺相如这种宽宏大度的精神;在学习《爱之链》这篇文章之后,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乔依是怎样的古道热肠,从而会在生活中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在学习《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后,学生能够感受到霍金怀着怎样一种坚毅顽强的品质在与病魔作斗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教材中的这些名人事迹会影响到学生的品格以及内心,在生活中学生也会慢慢向他们学习,从而能够养成高尚的品格,这些品德将会一直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对于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了许多的文化瑰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学会如何去鉴赏这些文化,从而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发去学习、去了解这些文化,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只有从小开始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才能够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这个种子会在学生的心中发芽、长大,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猜你喜欢
名人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