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标点成为作文的领跑者

2019-11-26 17:57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4期
关键词:感叹号一分耕耘逗号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 周 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需要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将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加以提高,因此写作对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亲临教学第一线,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问题忧心忡忡,很少有教师会上专门针对标点符号教学的课,也很少有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专门针对标点的作业。阅读课上,老师们注意的只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发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习作课上,老师们注意的只是指导学生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而标点根本不在老师的教学范围之内。标点在被老师忽视的同时,当然也就被学生漠视。在读文时,他们无视标点的存在,往往凭着自己的感觉,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想读什么语气就读什么语气。在写作时,他们不拿标点当回事,使用起来随心所欲,或一逗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随意使用标点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习作的得分高低,也确实,很多教师评判作文分数不会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恰当与否,甚至在评讲时也只字未提。如此只靠浮光掠影的点拨,就想熟练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本人利用工作之便,通过运用相应的教育研究方法,深入实践,了解了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使用问题的整体状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对策。

一、猫步基本功——循序渐进,讲究方法

无论哪一项技能,要想熟练掌握它,就应该进行充分的练习。目前小学生之所以没能正确、灵活地使用标点,很大一方面的原因便是教师对这方面的训练强度不够。从一到六年级都很少有关标点的练习,要么也只是阅读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这种偶尔出现的、没有系统的练习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基本上没有自己设计或到其他资料上寻找相关的标点符号的题目供学生练习。课标在各个年段的写话和阅读目标中都提出标点符号的教学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一二年级学生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四年级学生要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并会使用冒号、引号。五六年级学生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并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细品这些内容,我们会发现课标对标点符号的教学并不是要求一步到位的,而是要求在不同的学段达成不同的目标。就算是同一种标点符号在不同的学段也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每一种标点符号的教学大致需要经历“初步认识”“加深了解”“学会使用”这三个阶段。教师应捕捉教材中典型的例子给不同年段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认识、了解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标点巧搭配——浓妆淡抹,别样风情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表情达意功能。吕叔湘先生说:“每一个标点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说它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所以从表意的角度看,斟酌标点也是斟酌思想,揣摩情境,寻找最佳表达方式。习作指导和习作讲评课,正是训练学生斟酌标点的好时机。

1.用不同的标点引领句式潮流

富于变化的句式才会让人耳目一新。许多学生把“逗号”进行到底语气单一,情感没有起伏,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写出一般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行文中一定要使用问号;如果写感叹句、祈使句,就一定要用感叹号;如果要写排比句,就应使用分号。如:①“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就开始绣十字绣了。”规定学生用上问号和感叹号,有的学生改成“怎样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呢?对,绣十字绣靠枕!”第一句是平铺直叙感情平淡,第二句通过标点引领就把孩子眼珠一转、灵机一动的表现跃然纸上。②( ),( );( ),( );( ),( )!可先确定主题“春天到了”,然后严格按照标点符号的要求进行片段训练。有的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春天到了。山,绿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小朋友们,跳起来了!可见通过形象、具体的标点符号变化句式,就可以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2.用表示解释说明的标点突出中心

使用具有解释说明,突出强调作用的标点符号,可以突出中心句;使用占两个字节的标点符号,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睛。如:“让我们牢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中心句使用冒号和感叹号可以达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相比较司空见惯的逗号,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在行文中,学生使用感叹号表明抒情,抒情便于突出中心,所以教师可建议学生多使用感叹号突出中心。再如:“我要告诉大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占两个字节的破折号,在众多文字中会更加醒目,或者写成:我要告诉大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双引号也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用引号、书名号引经据典

文章要写得精彩,不仅要突出主题,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厚重感,即便是作为应试作文,也应该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即考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行文中使用引号,那么学生就会回忆之前背诵的古诗词和名言。如有的学生这样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母爱是春日的雨露,母爱是夏日的清风……如果学生在行文中使用书名号,就必须联想起读过的课文、书籍。如:记得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心若在,梦就在。让我们打起精神,重新站起来!这样灵活运用,不仅彰显了文化色彩,更突显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郭沫若曾经指出:“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在是等于人而无眉目。”标点会说话,一句一逗总关情。标点虽微小,但作用举足轻重。作文中正确、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风情万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重视标点符号,并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要关注学生被动、死板的学习方式,探究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化“静”为“动”,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以直观见抽象,大胆尝试,让标点成为作文的领跑者。

猜你喜欢
感叹号一分耕耘逗号
逗号
逗号
感叹号
A Letter to Eric Smith
自傲的逗号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
耕耘与收获
耕耘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