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语文教学的引航路标

2019-11-26 21:54冯晓玲
读与写 2019年22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教材

冯晓玲

(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 山东 海阳 265100)

德育课程一体化要求将德育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教育。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成绩,不自觉将学生也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但是他或她或许就是一朵不为我们们所知的昙花,静待花开的不仅需要时间的等待,还需要发现,这个过程中,德育便是最好的引航路标。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呢?

1.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豁达开朗、大爱无疆,心灵崇高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词等。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空泛、枯燥地说教,人为地拨高。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既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只强调思想教育。教师要深入备课,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2.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1 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我抓住“拉、撑、护”三个动作,突出“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这是怎样的撑啊”。撑在桌上,弓着身子,意味着谭老师将用他的血肉之躯去挡住纷纷砸下的一切;撑在桌上,谭老师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撑在桌上,他要保护课桌下的那四个学生呀。再结合下面一节,反复读这个动作,让谭老师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高大起来。这一个“撑”,让学生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黑暗中,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2 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2.3 在平时学习中,抓住契机,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刚踏进初三二班,我让一个学生把语文作业本发下去。你拿着作业本几乎要送到眼睛上了。盯了半天,没有反应。夸张的动作,跟那高高的个子、阳光俊朗的外表形成巨大的反差,“哈哈哈……”班级一阵哄堂大笑,“老师,他傻,不认识字!”什么?我惊得眼镜几乎跌落下来。这真是一个笑话,一个老师让不认识字的学生发作业本,多好笑!我有些尴尬。看看你,却还是一脸天真的笑,对同学们的嘲笑也没有半点反应。我却在心底里有些自责:都怪自己没好好了解情况。我又有些许难过,怕同学们的话伤了你的自尊心,老师该如何补救呢?稍一停顿,我说:“你回去吧!”你好像如释重负,一蹦三跳往回跑,脸上还是那阳光般灿烂的笑……

由于之前这个事件,我总觉得欠了他什么。利用下课时间教会了他写自己的名字,随后,他上课认真听了许多,班主任知道后张大了嘴。我激动地拍拍他的胳膊:“好样的!你真棒!”看着你那红红的脸蛋,天真的笑容,额角沁出的涔涔汗水,我心里很欣慰。从此,我经常指派你“工作”,别的老师说,我又多了一个课代表。

那天,上完《藤野先生》,我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我的老师》,没想到,最后你也交上来了,这可真是破天荒!一张邹皱巴巴的纸上,字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题目写在了开头,中间没有换行,但我依然看到了“我的老师你最美”这句话!我仔细阅读着你的文章,倾听着你的心声,读懂了你的渴望和故事。我先是惊愕,继而感动,眼睛湿漉漉的!孩子,老师没有你说得那么美!老师惭愧,对你关心得太晚,对你爱护得不够……

午夜梦回,我深刻反思着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平常教学中不自觉过分关心学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现在看来有些学生或许正是需要用德育去叩开智慧的大门吗?我想到了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她从小视听力缺失,遇到了恩师安妮·莎丽文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对学生影响之大。一个人,从生下来那天,或许缺失了智慧的头脑,但只要拥有感恩的心,终会成为一个感恩社会的人。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的生活,如果无法叩开一个学生的智育大门,那么们不妨迂回,让德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引航路标。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