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2019-11-26 03:22过健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过健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多学科渗透融合,培养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学生兴趣。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兴趣    培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就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究,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学科涉及到许多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但中学生受生活空间和阅历的限制,对自然现象和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一些内容比较枯燥无味,这也抑制了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如何使枯燥的地理课堂变得更为灵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创设有趣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常与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是分不开的。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地掌握地理知识及规律,进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授《产业转移》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对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就学生普遍爱喝的可口可乐从诞生到畅销世界,每日饮用量达10亿杯的事例导入,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列举世界500强企业在世界各地扩张的事例,在逐步呈现这些材料的同时,也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加深了对产业转移的理解。

二、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双边活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更多的元素来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用“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比喻来讲解交通运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用“瑞雪兆丰年”来说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及熟悉的事例、现象,辅以实验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中,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时,事先准备带下水装置的水槽,让学生观察水槽中的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表层水流的旋转方向,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流漩涡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并进一步思考水流漩涡在南半球的旋转方向。

再比如,在讲授热力环流时,可以准备一个长方形的透明玻璃缸,在缸两端内置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将点燃的束香放入玻璃缸内,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如何飘动。根据实验现象和已经掌握的热胀冷缩原理,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可见,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枯燥的高中地理课变得有趣,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多学科渗透融合,培养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综合性强、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可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既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自主探索和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讲解喀斯特地貌产生的原因时,可借助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即:由于雨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最终形成溶洞等溶蚀地貌,当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则化学物质重新沉淀,形成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教师在讲解海陆风的形成时,可结合物理中比热容的概念进行分析。再如,教师在讲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结合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通过结合其他学科讲解,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与没有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地理学科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因此,高中生的各科学习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相互渗透,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学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保持兴趣,光靠传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地理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情境中研究地理问题,才能使學生获得成就感,并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巩固和深入掌握地理知识。

如,在讲解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关注并记录每天的天气,尤其要细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比如记录冷锋系统过境(寒潮)时的天气变化。在讲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适时介绍无锡太湖蓝藻治理的案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调查当地水质现状,参观污水处理厂,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能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学好地理对指导生产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地表形态的塑造》时,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踏入自然这个大课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带上记录本,到周边一些湖泊、平原、山区,指导学生对不同地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和巩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唯“兴趣论”,因为兴趣只是基础,真正的学习还在于扎扎实实的钻研。这也是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的。

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辩证地看待兴趣,既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又要促使他们脚踏实地地认真钻研,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思楠.营建校园地理氛围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9,(1).

[2]黄新光.谈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

[3]王吉者.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地理教育,2015,(S2).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