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019-11-26 03:22刘美娟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圆周率数学活动感性

刘美娟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再创造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以“数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数学活动深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从感性到理性——引导“横向”数学化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是数学活动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知识本质的载体,也是学生数学思考的載体。通过活动,学生能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一般而言,数学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为了学生的经验而展开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经验进行提纯,从而完成横向数学化活动。

所谓“横向”数学化活动,即是从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到数学世界的过渡。经验、生活是感性的,而数学是理性的。从感性到理性,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由浅入深。教学《圆的周长》,从学生生活中引入圆,比如杯子、碗的边沿,学生胶带的边沿、圆镜子的镶嵌边框等,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摸一摸圆边线一周的长度,感受、体验圆周长是一种曲线,不同于直线图形的周长。这样的感性认知还会生发学生的活动设想——用“绕线法”“滚圆法”探究圆的周长。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比如“滚圆法”启发学生从哪里开始滚动还要滚到哪里,启发学生滚动时不能打滑;比如“绕圆法”,启发学生要将线紧贴在圆周上,等等。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甚至感悟出,应用尽量大一些的圆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精准。

二、从模糊到清晰——引导“纵向”数学化活动

数学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抽象概括。弗赖登塔尔说:“与其说我们教数学,倒不如说我们教‘数学化。”数学化,不仅仅包括“横向数学化”,而且包括“纵向数学化”。所谓“纵向数学化”,就是“数学符号的模塑、提升和使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展开数学活动时本意也是想“数学化”的,但效果却不佳。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了纵向数学化活动,因而让活动水平较低。

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不少教师在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得出圆的周长之后,就直接让学生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当计算出现了不同的数据之后,教师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实验存在着误差等。尽管教师组织了横向数学化活动,但由于纵向数学化活动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圆周率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感受、体验不深刻。笔者在教学中,用悬挂有重物的一根线甩动,从而形成了抽象的圆的轨迹。启发学生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相关,不是每一个圆都可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测量周长的,必须探究圆周长和直径或半径之间的关系。如此,学生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要计算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在学生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的数学实验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辨:圆的周长与直径间有无倍数关系?如果有,为什么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为什么计算结果总是趋向某一个数值?从而助推学生认识“圆周率本质”,即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部分学生甚至想到了汇总全班数据,用大数据进行计算,让结果更接近圆周率。

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不仅包括学生生活、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更包括数学材料的逻辑组织化。只有通过逻辑组织化,学生的数学活动才能走向深刻。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逻辑组织化数学活动的机会,加大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成分,从而让学生数学化思维。

三、从孤立到整体——引导“结构”数学化活动

学生的数学活动不是孤立、零散、单一的,而应是系统、整体、结构化的。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展开横向、纵向数学化活动,而且要引导学生展开结构性的数学化活动。通过结构性的数学化活动,学生的数学认知从孤立、零散走向整体、结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沟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注重相关知识的延伸、拓展,这是结构性数学活动的一个有效路径。

在《圆的周长》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汇总大数据,对自己的实验产生质疑。在学生的一系列追问中,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刘徽“割圆术”。通过展示“割圆术”,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极限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真正探究圆周率不能采用这种粗陋的实验法。同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现代数学家探索圆周率的方法,比如“拉马努赫公式”等。通过对圆周率诞生史、发展史的展示,让学生立体性地认识了圆周率。学生认识到,现代数学家借助计算机已经将圆周率计算精确到了上亿位,圆周率不仅是一个无理数,还是一个超越数。如此,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实验就能形成正确的认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

猜你喜欢
圆周率数学活动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说说圆周率
“好玩”的圆周率的好伙伴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