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

2019-11-27 07:05孙天兴
名师在线 2019年24期
关键词:美育法治美的

孙天兴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在学生的教育成长历程中,不管是艺术课还是道德与法治课,都具有渗透美育的教育环境[1]。在新课标中,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策划具备多种美育教育要素,特别是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语言文字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深刻挖掘教材中的道德美、行为美和思想品德美,进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美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美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的意义

1.帮助学生形成优秀人格

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为基础,促进学生养成优秀品德和科学法治认知的课程[2]。美育,就是一种审美方面的教育,根据美的规范对学生的品德以及情绪展开培育,以培育中小学生关于美的认知程度、缔造美的本领还有欣赏美的才能,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在精神上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树立有关美的抱负,产生美的良好品质,拥有美的情操,缔造完美的品德。

2.帮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还要使其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在此课程里渗入美育教育,既能够作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的重点教育内容,又能作为展开平时教育的一种方式,还能体现此课程的重要价值。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

建立道德与法治课的意图是培育学生健康的三观以及有益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关键渠道及方式。在道德和法治课里渗透美育是一种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3]。美育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怎样的行径是真实的美,因此,美育根据美的指标对学生的品格以及情感展开培育,让学生具备最根本的美丑分辨能力。

二、美育渗透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措施

(一)突显审美的实践性

美的主要源泉是生活,那么审美的源泉就是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学生就无法对美产生真实的认知和体会,教师也就无法进行美育。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中,而要让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以及社会情形相融合,让学生对标准、真理还有制度等产生确切的把控。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大自然中的快乐》时,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让学生整理大自然中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信息,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同下选取一颗种子种下,并对种子的发育状况进行观察和登记。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种植的种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互相观赏对方的种植成果,沟通自己种植时的心得感悟。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儿歌《春雨嘀嗒》,为学生创设情境,再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把自己的动植物朋友推荐给大家。最后,教师展示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照片,使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失去美好大自然的心情。除了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植物的作用是什么?3月12 号为什么是植树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可以调整气候、过滤空气、维护水土等,我们身边的植物一直为人类的健康无私奉献自己,大自然的奇妙是属于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再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循哪些规则?”这时假如有学生举手,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中一名学生回答,使学生踊跃参与美育课程当中。最后,教师可对课程进行总结:“社会是一个集体,社会生活无法减去规则。”

(二)体现审美的形象性

道德在生活中隐性产生,使置身其中的人慢慢形成道德。因此与教学感受有关的活动在策划上必须具备相对典型的特点,能向学生展示道德的产生方式。例如,《我们天天有精神》《干点家务活很不错》以及《大家一起欢乐多》等教学部分设置是为了完成此教育目的。学生在《风儿的“脾气”》里能学习到在台风中该怎样正确地保护自己;在《花草前面要小心》里学会怎样识别花草以及在花草多的地方应怎样保护好自己;在《别让自己受伤害》还有《我要求帮助吗》里能够学会在发生危险时,该怎样做才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道德与法治课程要重视美育的渗入,把美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创建道德标准的目的是使实践主体更好地活动,让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经过有关教育培育达到的,但是教育是经过师生情感互动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激发能力。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思维认知放在关键地位,科学地渗透美育,培育学生的审美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成熟,教师需要使用灵活的语言把书本上的内容简洁明了地表现出来,以方便学生体会以及认识。

(三)创新教学方式

若要提高美育在道德和法治课中的渗透,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以及专业的知识,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刻的研究,还要转变和创新传统的教育形式,以感人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对理想生活形成向往,推动学生道德品质、政治品格和思想情感的蜕变。之前的思想品德课更重视对学生品德的栽培,忽略了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新课程引入了法治教育,这要求教师在渗透美育的过程当中,重视对有关新教材的深入挖掘,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认识以及感悟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时候,养成领悟艺术美以及现实美的本领,在加深学生感觉美的程度的同时,让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科学的认知,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图画转变为视频资料,尽量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交流会、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将美育内容灵活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讲出自我保护、自我发现、自我预防的小窍门,让美育及道德与法治课融为一体,让学生互相分享生活经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美育不单是艺术教育,还是把美学准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产生的教育,其把真实生活里的美好事物体现在艺术形象里,用先进人物的思维感情以及活动来熏陶学生。美育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对学生道德教育、智力提高、身心发展皆具有积极的效果以及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提高对美育渗透的关注度,经过努力把美育渗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猜你喜欢
美育法治美的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打破平衡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