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2019-11-27 07:05刘世军
名师在线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刘世军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399)

引 言

情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仅能促使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切实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能力[1]。鉴于语文本是一门较为活泛的学科,而活泛的学科本身又十分强调人性化与自由化,所以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的策略合理地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温暖的课堂,切实促进学生优秀品质与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基调

以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一来可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二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采取层层设疑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针对文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教师便可设置悬念:“迷路的主人公该怎么办呢?”以此让学生带着疑问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指明方向。当学生从文中得出答案后,教师又可再度设置悬念,针对文中给出的答案“忽逢桃花林”,教师可提问:“是怎样的一片桃花林呢?主人公于桃花林中又将有怎样的遭遇呢?”通过层层设疑再层层释疑,不仅能极大增强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且能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保证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引发情感共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则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找寻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的契合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幼时记趣》的过程中,文中诸如“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一类描述儿童的语言中蕴含了较为稚嫩的童趣色彩,文章所描述的孩子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这便极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需首先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们的儿时生活,以寻找与文章相类似的话题,让学生找到文中描述与自身儿时经历的共通之处,领悟文章内涵,继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文章接下来的讲解做好铺垫。

三、采用信息化教学法,丰富情感教育实践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体系的融合度也有了明显加深。教师可在情感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灵活运用网络中的教育资源来对情感教育体系予以进一步充实,如此既有助于营造高效、活跃的情感教育氛围,又能避免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继而在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语文知识的内在情感的同时,保证理想的教学质量与成效[2]。

例如,在《木兰诗》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与花木兰相关的影视片段,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视频与诗词内容,找到能用原文还原的场景并与学生分享,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深入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忠孝之义,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与此同时,为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与成效,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假如我穿越到古代并成为花木兰,我会怎样做”的主题展开自我创作,如此一来,教师便能借助学生的回答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继而切实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忠贞爱国的品质与精神。

四、掌握情感脉搏,获取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唯有课堂本身充满激情,方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善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与文章相近的情景,一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二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不仅如此,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还能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促进学生情感与教学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3]。

例如,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文章中处处充斥着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虽然诗文十分短小,却能让读者联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亲人团聚以及祖国统一的渴望。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指引学生围绕邮票、船票、坟墓等字眼去展开多方面的思考和想象,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传达出浓浓的思家之情和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五、引导课外阅读,扩展感情外延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故而难以激发学生情感。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务必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学习情感亦将变得极为活跃,初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好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电子白板的引进便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教育手段。

例如,在《社戏》教学中,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来为学生展示其较为感兴趣的图片、动画或声音等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然后,基于课文中的描述,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都喜欢玩哪些游戏呢?”与此同时,教师再借助电子白板来为学生展示相关游戏的画面,这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身情感,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情感教育中。

结 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需对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合理运用情感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