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2019-11-27 07:05王有军
名师在线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水循环重点基础

王有军

(甘肃省临洮县文峰中学,甘肃临洮 730500)

引 言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教师应从教育特点出发,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掌握重点知识。

一、微课在课前教学中的运用

(一)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新课知识,教师就要从预习的角度出发,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学生通过有效预习,不仅可以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而且可以明确自身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并在课堂中根据教师的讲解完善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若没有有效预习新课,便很容易在课堂中表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区分重点与难点知识,导致没有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应从组织学生预习着手,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有的放矢、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学生在把握学习方向后,就能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从而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主动预习新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第二,做好教学延伸,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预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阅读,而且可以思考,从而找出不理解的内容,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科普性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学生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才能在缩短作业时间的同时,实现自主学习。第三,通过有效的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规律,明确学习重点[1]。

(二)掌握预习方法

微课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使学生从自身原有层次出发,在探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认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做好预习方法的创新。传统预习模式的重点是针对即将讲述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微课预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2]。第二,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做好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不同的视角来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教学道具,在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微课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从课前学习优势出发,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找出重点与难点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北美为例》这一课时,就可以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要素出发,但是由于其经验与能力不足,往往难以理解这一知识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选择微课教学,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二、微课在课题教学中的运用

(一)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课堂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教师应从地理教学特点出发,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将未知知识转变成已知知识,使学生在记忆与掌握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技巧,使其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同时明确重点与难点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有效配合,处理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紧密,教师可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在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语言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3]。

(二)找准预习重点

在完成预习后,学生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出发,确保教育的针对性。第一,要保证内容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水循环》这一课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版画向学生展示水循环的过程,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而将微课引入教学中,教师能通过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学生便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掌握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参与水循环的过程,使其在探究中得到最终结果。第二,将教学内容与微课预习结合在一起,但这需要教师全面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课视频,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三,引导学生从重点知识出发,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扩展知识。教师可以从图片展示出发,引入新课知识,然后向学生讲述重点与难点知识,解决学生在微课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动画形式的展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延伸学生的知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学实践性

在引入新课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日常天气现象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课视频,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微课在课后的运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微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微课的拓展性作用,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空调为什么要安置在房间上方这一问题出发进行教学导入,并借助微课展示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提高教学的深入性[4]。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找出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借助微课来进行知识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只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水循环重点基础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存在感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省妇联敲定 十二项重点工作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