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2019-11-27 08:41
关键词:课题小学生同学

马 琳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

过去,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过分强调和要求学生记忆及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过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被纳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在全国各地试行并逐步推广。如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它不是单纯地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而是在活动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通过实践,学生会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万事开头难”,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前,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教师、学生对于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面临种种问题,本文从综合实践的课题选择上入手,谈谈“综合实践活动在课题选择上所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课题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在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当的课题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关键性的一步。比如让农村的学生去研究“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高楼建筑”,这个课题显然不合适;同样,让城市的学生去研究“农药与农业”“危险宿舍”,可能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选题必须科学,要经过深思熟虑。

二、综合实践活动在课题选择上遵循的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例如五年级学生进行“广告世界”这一活动主题内容时,在广告满天飞的今天,同学们既感受到了精雕细凿的广告带来的艺术享受,也体会到一些粗制滥造的广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学生提出了“广告的利与弊”的研究课题。有一个小组注意到,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中存在一批以崇拜歌星、影星为荣的“追星一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假如我是小明星”的研究课题。他们在同学中做了广泛调查,对痴迷于明星的学生的心理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帮助那些同学走出误区,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现往日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再比如,五年级学生在进行“生活中的标志”这一主题活动内容时,有一个小组的同学针对我校新盖的综合楼专用教室比较多,新增活动教室也很多,提出了“设计二经二校专用教室标志”的研究课题,还有的小组提出了“设计自己班级班标”的活动主题。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设计个性化标志的相关知识,还体验到自己作为设计者的乐趣。五年级在进行“如何使用零用钱”这一主题活动时,一个小组对小学生日益增长的月生活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学生如何安排这些生活费,安排得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在哪些地方,会对学生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小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的调查”。类似的课题还有很多,如“今天我值日”“学校礼仪”“走近爸爸妈妈”等。这些课题的选择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社会,而且切实可行,都不失为很好的研究课题。

(二)可行性原则

课题可以是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方面或微观的、具体的方面来选题;也可以从理论文献中选择,利用网络、文献、文摘类杂志,汇编性的书籍来查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形成正规的资料收集卡。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如必需的设备、器材、材料、时间等,又要注意参与研究同学的能力。去年,我们沈河区教研室规定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内容是“陀螺”。根据这一活动主题指导选择课题时,我发现有的小组选择了“陀螺仪”这个课题,我认为这个活动主题范围过大,过于空泛,建议他们修改,经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商讨后确定课题为“转陀螺”,范围缩小了,也更切合实际了。再比如五年级研究“文明礼仪”的活动主题时,由于文明礼仪涉及的面很广,包含的子课题也很多,针对这些,学生和老师在选课题时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的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学校礼仪”,有的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家庭礼仪”,还有的小组同学确定的是“服饰礼仪”“餐桌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活动主题。这些子课题成为学生可研究的可行性问题。

(三)科学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根据。例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初,有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陀螺仪。题目的科学性和意义毋庸置疑,但要研究陀螺仪的专业性知识太难,理论性太强,超出了小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且即使能研究,他们也仅仅是从相关书本上摘抄一些句段,查找一些资料,拼凑一些理论,其研究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会造成学生好高骛远的心态,因此不适宜作为研究对象。后来经过老师与小组成员讨论修改为“转陀螺”后,成员均感觉比前面的课题可操作性强。再比如四年级学生进行“有趣的指纹”这一活动主题时,同学们通过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得知,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螺纹状,俗称“斗”(文成俗称“雷”);另一类为开口状,俗称“箕”。许多人相信“斗”的数量决定人的命运,文成农村就有这样的说法:一雷穷,二雷富,三雷无布裤,四雷卖豆腐……十雷全做状元。有些同学为自己有三斗四斗而懊恼不已,有些同学为自己有十个斗而沾沾自喜。那么,斗的数量究竟和一个人的命运是否有关系呢?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于是,一小组同学就确定了这样一个主题“指纹和命运的关系”,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指纹和命运毫无关系。

(四)问题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由“问题”引出“课题”。课题研究不是让学生去理解或记忆某些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而是呈现一个需要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色宜人、金桂飘香。根据这一点,有同学提出要研究“秋天”,经分析,该课题太宽泛,不好操作,小组成员查了相关资料得知秋天的气温冷暖变化较大,之后将原先的课题缩小范围改成“秋天的气候特点”。后又经老师分析,感觉该课题如果只从气候的角度去研究,没有具体的研究价值,充其量是查查网上的一些资料然后整理归纳,意义不大,最后修改为“秋天的季节特点”。课题确定,同学激发了兴趣,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效果十分显著。

(五)综合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融合的创新,与课题有关的课程最好有主导课程和相关课程,体现课题的综合性。例如小学六年上学期同学们提出的“保护你的耳朵”研究课题,就是以科学为主导课程,以卫生为相关课程的综合性课题。该课题从科学(耳朵的结构)、卫生(保护耳朵的方法)的角度研究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耳朵健康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同学们采用正确方法保护耳朵后的感受。课题研究结束后,同学们感觉到不但温习和拓展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同时从实践和调查中学会了如何走访、如何记录、如何与陌生人融洽相处等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六)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学校及其周边的实际情况,学生作为社会成员,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在选择课题上要从社会实践学习入手。在六年级,我确定了“走进社区”这一活动主题,主要是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教师确定了大主题后,学生又针对大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确定自己小组的子问题所要开展的各项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角色体验活动、自然考察活动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接触到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等方面,寻找到了岗位,扮演了角色,获得了感受,明白了道理,养成品质,学会本领,提高了素质。再如针对当前小学生乱花钱现象,教师先确定与我们学生实际相关的“如何使用零用钱”的课题,接下来,小组同学提出以“如何使用我们的零花钱”为主题的课题,也有同学根据学校门口摆地摊儿的现象提出“治理校门小地摊儿”的研究,有同学根据小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提出“小学生带手机的利和弊”等课题,这些课题都结合了学校及周边的实际情况,操作性强,也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课题小学生同学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我是小学生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