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019-11-27 08:41
关键词:儿歌生字识字

张 虹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才能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识字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段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大量的识字教学,单调、枯燥、烦琐。教师如果采用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就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更易被新鲜、生动、直观、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运用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教“哭”“笑”“打”“拍”等动词时,运用形象、直观的动作演示法。先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找一找。认“哭”就哭,认“打”就打,对文字代表的实物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了解这些字的部首和意思。学生感受丰富了,识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了。教会意字时,用儿歌来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用儿歌“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田力男,人木休,立足休息,手目为看”,来认识“明、鲜、尘、男、休、息、看”这七个字,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巧妙识记,很快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低年级段的课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教象形字时,可以把生字先用简笔画画成图画,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生字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识字。如教“日、月、水、火”等字时,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片,再看“日、月、水、火”的形状,然后出示生字,进行图文对照,将图和字用线连接起来。学生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气氛活跃,很快记住了字形。

二、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来识字,逐步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孩子自主学习生字,从中体会识字带来的乐趣。

(一)归类识字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在字的音、形、义联系中,字形是学习的重点,而培养孩子分析字形的能力则是识字的关键。汉字形体复杂,从汉字的构字来讲,主要有独体字、合体字两大类。教独体字时,要重视笔画名称和笔顺的教学。独体字一般也是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学好独体字也有助于学好合体字。教合体字时,注意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助于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如教学“河、海、江、湖”等形声字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水”,都跟水有关。同时进行展开,引导孩子想想还有哪些字带有“水”字旁,并进行交流,再由此延伸,“月”字旁的字都跟身体有关,“足”…字旁的字都跟脚有关,这样触类旁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故事识字法

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点,教学时可以以一个字为例,教学生用编故事的方法记生字。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如“买”和“卖”这两个字,学生最容易混淆。有个孩子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帮大家记住它们:“一个男孩爱玩具,没有玩具上街买,买的太多玩不了,选出‘十’个又去‘卖’”。因为故事生动形象,容易记忆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学生很容易挖掘汉字的构字规律,找出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明白学习生字并不是那么枯燥、困难,也就乐此不疲。

(三)字谜识字法

猜字谜是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记住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字谜可以是学生收集的,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学生编的。用字谜的形式学习生字,学生不仅记住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举多得。如:“一人在内——肉”“一月一日非今天——明”。通过猜字谜、编字谜,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识字的效果也很显著。

(四)近、反义词识字法

识记生字还可以用近、反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教“左——右”两个字时,教师可以边出示“左”的卡片,边做向左走的动作,让学生拿“右”的卡片,边读字边向相反的方向走。教学“高兴——难过”时,先教“高兴”一词,再问“高兴”的近义词是什么,反义词是什么,由此引出“难过”。…一个近义词引出一个反义词,一个带一个,可以帮助孩子串联记忆。

(五)自编儿歌识字法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练习编儿歌,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帮助他们记住了字形,如:“三日晶,三石磊,三水淼”等。教“渴”和“喝”时,孩子自己就能编出:“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六)多媒体演示识字法

CAI课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课件的演示可以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诱发孩子的情感活动,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情境教学之中,不仅教懂、教活生字,还使学生乐学、善学、学活。学生通过多媒体识字软件可以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字义等,还可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教生字“火”时,识字软件生动地演示“火”字演变的过程,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动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很快记住字的音、形和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近字对比等很多识字方法进行教学。总之,只有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他们科学、有效、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巩固识字效果,分享识字乐趣

小学生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要有规律地复习。复习较多字时,可以把它们编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文字。我在教了“春、草、花、雨、鱼、鸟、兔、马、跳、游、跑、叫”等字后,就编了“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天上下雨,小鸟飞回家,鱼在河里游,兔在草地跑,小狗汪汪叫,小羊快快跑,小朋友们快快长”的儿歌。针对学生忘得快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让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抱”和“跑”,“睛”与“晴”等,孩子通过对比,进行记忆,不仅较快掌握新字,还能在对比中与学过的熟字多次见面,温故知新。

四、制作“识字课本”,拓宽识字渠道

识字单单靠小学阶段的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把生活当成识字的大课堂。把学习生字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和报刊。在家长的帮助下,剪剪、贴贴、画画,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创造的乐趣,生活教会了他们更多的汉字,拓宽了识字渠道。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准备积累本,把课外认识的字记在积累本上,在班级定期进行展示、交流、评比,比比谁的识字渠道广、识字量大,评出“识字大王”,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高涨。这样不仅扩大了识字量,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运用多种趣味性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在识字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轻松踏入“识字殿堂”。

猜你喜欢
儿歌生字识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生字辨识大闯关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睡觉儿歌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