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浸润,品学双长
——浅谈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9-11-27 23:00何学芳江苏如皋市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
教书育人 2019年25期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诗歌

何学芳 (江苏如皋市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国学经典的内容也大幅度增加。将国学经典有效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国学经典有效渗透的教学定位

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其于传承美德、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等方面可谓意义深远。国学经典中精湛的文字、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人文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傅佩荣在《国学的天空》一书的序言里说:“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之后,明白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可以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增强。早在1988 年,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等圣人的智慧。”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论语》能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髓,体会有关儒家文化的经典表述和经典故事,养成良好的品格,获得精神和情感的升华。再如,小学生诵读《笠翁对韵》,在学习“勤三上”的典故之后,班级里珍惜时间读书的学生更多了,不仅仅“勤三上”,有的还“勤五上”甚至“勤六上”,把零碎时间用于日积月累的阅读,成为形成良好班风的有力助推……这些都是源于对于国学经典中优秀文化和习惯的传承。

二、国学经典有效渗透的教学内容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和推敲后选择的,这是国学经典的教学素材。教师进行课外资源的拓展,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引导学生能够进入领悟古诗词魅力的新境界,让国学经典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进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掌握该诗的精神境界,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时,教师可以拓展诗歌内容,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其他诗作,搜集相关素材,达到“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国学经典欣赏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的效果”。再如,在进行文言文《杨氏之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拓展提问环节:假如客人姓“黄”,那么你们觉得他应该怎样回答?这样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言文的运用能力,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文章《徐孺子》等,帮助课内学习得到有效拓展,使得国学经典能够有效渗透。

三、国学经典有效渗透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晨读的时间为学生设置朗诵国学经典的实践,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其次,教师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将国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拓展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维度。最后,教师选择国学经典中的优秀短篇故事,在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国学经典短篇故事要表达的相关哲理和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

例如,学生可以在晨读时间通过《弟子规》和《论语》的诵读,掌握其中的经典片段,直到可以记忆和背诵;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入学习李白的诗歌《将进酒》,从中展现的意境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诗歌的主要魅力;在课前,教师为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设置一些简短的小问题,如学生在故事中学到了哪些道理?为什么孔融要把大的梨让给长辈,把小的留给自己。通过晨读,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活跃的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大道为简。国学其实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学习国学可以从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示。学生左手掌握了国学,右手涉猎当今的文化、科技和理念,古今都有了,对世间的东西就能释然了,明了了。学生就会成为通透的人,智慧的人。在面对人生中的任何境遇时,学生可以达到甘之如饴、踏实坚定、寂静欢喜的境界!

猜你喜欢
国学古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爱古诗词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