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食物教育大搜罗

2019-11-27 09:00开动食验室摘编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食物儿童日本

开动食验室摘编

食物教育,在不同文化的土壤里,开出了不同的花朵。

日本:食育就是生命教育

日本的食物教育既包含了生命、自然、感恩这样的人类通识文化,又包含了均衡、协作、饮食习惯这样具体的生活文化,在全球食物教育中具有鲜明特点。日本人相信,食育就是生命教育,教導孩子真正的食物原味,可以传承其对自然的崇敬之心。

——《视点31》

吃得好,也要吃得开心。日本妈妈们经常会变着法儿捣鼓菜单花样,盛菜用的器皿,偶尔改变进餐的方式和地点,甚至根据菜单的不同,在进餐时间播放背景音乐,制造愉悦的用餐环境等。这都源于日本人的一个信条——进餐过程尽可能愉悦口舌、愉悦肠胃,吃下去的食物才会被愉快地吸收,并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培养孩子的这种“开心”和“珍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亲自体验。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如,对自然中其他生物或植物的认识与热爱,对食物的感恩,团队与协作精神,等等。这一切,都是培养孩子丰富内心的过程。

——《日本孩子无处不在的食物教育》

英国:儿童从小学习烹饪课程

英国的学校有烹饪课程,内容是前一个星期给出菜谱让孩子们准备。英国的食物教育基于简单的烹饪教授的基础上,向生产与采集进行了延伸。在其社会本身参与的基础上,政府近些年也参与其中,大大加快了其食物教育的普及。

英国政府资助成立了“韦尔斯浪费认知”组织,倡议家庭妥善规划购物清单,透过饮食规划,煮食恰到好处的分量。鼓励居民“爱自己的剩食”,并对各种食物的保鲜与存放,提出精确的建议,避免食物浪费。

——《余宛如:“食物革命”的主词跟受词为何》

意大利:慢食文化

浪漫的意大利,其食物教育最核心的是对抗快餐文化的慢食理念。意大利政府全面禁止在校园贩卖含糖饮料给儿童。以“千园计划”为例,希望在各校园或小区开辟共同菜圃,让当地居民重新种植并烹调消失的原生作物。卡罗认为,推动食物改革是一件听起来浪漫实际上无比困难的运动,特别是想要改变与食物有关的政策,然而这些障碍不应该让我们却步,反而更应该一起为了追求更符合“好、干净、公平”的食物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努力。

——《饮食革命三巨头:从教育到食物改革》

法国:从基本知觉进行认知

讲究餐饮文化的法国人,近期开始推行一个为期3年的教育计划,在课堂上教儿童如何运用各种感官来品尝食物,目的除了避免儿童患肥胖症跟糖尿病之外,也让他们从小了解食物的原形、原味是什么,长大后学会选择。

“我们使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食感、触感)来体验食物。”孩子边吃边写下他们的感受,选择辨识健康的食物。

纽约公立学校教师协会总监说:“透过这种感官体验,孩子们思考把什么食物吃下肚,他们将来能掌控自己的饮食。”

——《真食物教育当道!法课堂教怎么吃》

芬兰:简单料理,简单融入

简单的料理文化,可以更简单地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易于实施。芬兰的料理很适合进行“厨房教养”,因为当地料理的最大特色就是“简单”,除了食材的选择多是未经加工的食物;在烹调方式上,也少有大火快炒或高温油炸。我曾去一位芬兰的朋友家做客,色拉仅仅是很简单的蔬果,加点盐和橄榄油。我吃惯了“重”口味的色拉,如此清淡的倒是第一次见到,不料味道却也鲜甜,极简的调味反倒凸显了鲜蔬本身的美味。

——《荷兰式教养:从厨房开始》

猜你喜欢
食物儿童日本
探寻日本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日本神社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