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怡情,明了死亡

2019-11-27 04:15陈夏敏
中国德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梅枫树班会课

从传统意义上看,班会课意味着规训,意味着理性和秩序,而本节课却用美育的方式实现了死亡教育这个德育目标,体现了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最近,作为初三班主任的我很迷茫:周边学校有一名学生跳楼,恰巧我班又有位名叫小梅的学生得了红斑狼疮而夭折,班级的气氛低沉压抑,学生私下里议论纷纷,家长QQ群里对于学校要不要开展生命教育也争论不休。我想开一节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但又怕“死亡”这个主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主任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本文从美育的角度介绍了主题班会“秋叶的舞蹈”。以“落叶”为主题,运用同感、投射、面质等心理辅导技巧,将“死亡”这一主题悄悄渗透进班会课,让学生经历接近死亡、体悟死亡、超越死亡三大阶段,推动学生由消极压抑走向乐观向上,最后既消弭了学生死亡的事件带给学生的阴影,又培育了学生纵观人生起伏、向死而生的勇气和信念。

一、接近死亡

我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学校的枫树林,刚开始学生并不知道我的意图,嘻嘻哈哈,随着我两个问题的抛出,他们慢慢静了下来,陷入沉思。

第一个问题:走进这片枫树林,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众说纷纭。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观察学生是否注意到了落叶,是否看到了“生命”这个主题,是否看到了秋叶的“死亡”,以及看到这些生命存在的形式是怎样的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通过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慢慢“浸入”这种情境,融入情境去感受美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聚焦落叶去思考,假如你们是那即将凋零的落叶,在离开枫树时会想些什么?会对枫树说些什么?

我拿起手机,仰起头,和全班学生一起拍摄了几片枫叶在寒风中挺立、飞舞、离散,最后落下的视频。学生这时已明白了我的深意,沉默不语,他们由这些落叶想起了小梅,想起了死亡,这种沉默是一种面对死亡的恐惧。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请他们回去思考,并布置了任务,第二天下午的班会课大家一起交流。

二、体悟死亡

第二天班会课,我播放着拍摄的落叶视频,同时配上阿炳的二胡代表作《二泉映月》。在凄婉悲凉中,大部分学生黯然神伤,有的学生甚至落下了眼泪,我默默地把纸巾送给流泪的学生,不知不觉自己眼角也泛起了泪花。我在心中默念:“孩子们,哭出来吧,你们憋的时间太久了!该是你们宣泄的时候了!”我创设情境,通过落叶,用《二泉映月》让学生同感小梅的境遇,体悟死亡的庄严,释放内心长久积聚的压抑。

一曲终了,我让学生回答之前布置的问题:假如你是那即将凋零的落叶,在离开枫树时会想些什么?会对枫树说些什么?

有的学生悟到了生命短暂,有的学生悟到了生命的脆弱,有的学生为落叶感到惋惜,当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谈起小梅的时候,全班唏嘘声、抽泣声一片,班会课陷入了灰色的状态。

就在这时,班里响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激昂雄壮的乐曲中,学生看到了枫叶决不放弃、不屈不挠、坚持到生命最后的舞蹈,那在夕阳下闪亮的金黄,透着一股精气神,仿佛是对死亡的蔑视。全班学生顿时精神大振,盯着视频擦干了泪痕。

学生的感悟很深刻,记录如下:1.人生如何活得更有价值,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心中有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这首歌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活着就豪情万丈,如果这首歌是悲观消极的,那么活着就容易凄凉落寞。2.死亡总有一天会到来,我们无法掌控,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如何面对死亡,与其悲戚地活着,不如豪情满怀地拼搏一回,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三、超越死亡

学生感悟结束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三张抛物线图。这三张图是我统计班级三位学生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成绩绘制而成,这三张图也代表着班级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奋斗之路。介绍完三张图后,我接着播放了心电图的视频,在有节奏的“滴滴”声中,画面呈现出抛物线形状,当“滴”拉成长音,画面变成了一条直线,生命停止。

接着,请三位典型代表结合刚才看到的视频,谈谈自己的感悟,然后再请其他学生谈谈感悟。学生的感悟主要有三种:1.尽管成绩有好有坏,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生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挫折才有意义,没有挫折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2.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不要放弃,那只是迎接高扬前最痛苦的时候,坚持到底,阳光总在风雨后。3.就像我们前面听的乐曲一样,人生有高亢,也有低回,但正是因為有了这种沉浮起落、百转千回,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故事,生命才充满意义。

最后,我抛出问题:“假如小梅今天和我们一起参加了班会,你觉得她会对你说些什么?”并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到枫树林找到你认为最美的枫叶,写上小梅可能对你说的话,制作成一张书签,放在你认为最珍贵的地方,让我们珍藏小梅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带着她的心愿,替她好好活着,和她一起努力奋斗,去实现我们和小梅共同的理想!”

当我宣布班会结束后,学生们冲出教室,枫树林里他们翻拾着金黄,那里没有死亡。

从传统意义上看,班会课意味着规训,意味着理性和秩序,而本节课却用美育的方式实现了死亡教育这个德育目标,体现了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有对自然的感受,都是对生命的感受,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和生命存在方式的感受。当主题班会追求美与善同行的时候,大自然任何美的方式都将是德育最好的素材,必将使德育活动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

【陈夏敏,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小梅枫树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跟踪导练(三)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跟踪导练(五)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枫叶红了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
跳舞的枫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