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外事部门为何昏聩

2019-11-28 07:17张鸣
百家讲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使驻外外事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平时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历史随笔等,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大清原本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涉外事务部分归礼部,部分归理藩院。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在其强烈要求下,大清才成立了专门的涉外机构,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尽管如此,这个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构并没有多少新气象。

总理衙门大臣和办事人员跟其他衙门一样,办事能拖就拖。首席大臣照例是王爷。跟外国人打交道,王爷不吱声,其他人就一声不吭。所以,多数的对外交涉,都得依靠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来办。比如,1897年,德国公使来京,觐见皇帝的时候走在了西华门的中间那条路上,随同的总理衙门人员居然不顾外交礼仪,把德国公使拉过来,害得德国人一个劲地抗议,李鸿章一个劲地赔情。

庚子赔款后,朝廷派醇亲王载沣作为特使,前往德国道歉(因为德国公使在大清被杀)。然而,总理衙门事先不做任何准备。载沣到了德国,连抽水马桶都不知道是什么,直接用它洗脸;洗澡时,把整个房间弄得水漫金山,丢尽了清朝皇室的脸面。

这个外事机构外派的驻外使节,有好多真的不怎么样。比如刘锡鸿这样昏聩的守旧分子,驻外期间每每神经过敏,总觉得人家看轻了自己,于是不顾外交礼仪,胡乱抗议。

汉军镶黄旗张德彝虽然不怎么守旧顽固,但驻外期间留心的东西,居然多是游戏。第一个驻外使节,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郭嵩焘也因饱受顽固派攻击,说他有损国格,最终被朝廷谴责,郁郁而终。

外事部门的昏職,归根结底是因为朝廷的昏職。虽说成立这样的机构,表示大清的大门被打开了,但开门之后的朝廷,心里总想着什么时候把门关上。总理衙门管的事越来越多,涉及财政、国防等各个方面,只要有洋务,就得总理衙门管,但衙门还是老一套。非得外国人推一推,他们才动一动。

都说李鸿章卖国,因为他签了最多的涉外条约,但是他不签,没有人能签,让别人来签,大清损失的权益会更多。在涉外的时候,好些官员不是因狂妄自大而惹祸,就是奴颜婢膝,一味退让。最后的收尾工作都得靠李鸿章。结果,李鸿章被赶走了,顽固派们连外国的“假照会”都弄出来了,通过总理衙门上达,假照会不仅言语严重不符外交辞令,而且内容明明白白要大清交出统治权。

总理衙门的人但凡有点常识,怎么可能不辨真假?然而,照会就这样交给了慈禧,慈禧勃然大怒,下令跟西方列强开战。最终惹出大事,还得把李鸿章召回来,跟西方列强谈判,让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活活累死。

一個死抱着陈旧观念不放,脑子里依旧是陈旧观念的朝廷,即使被迫开门办了外交,也必定会出笑话,有什么办法呢。

编辑/羽川

猜你喜欢
公使驻外外事
市政府外办组织开展2020外事礼品企业交流活动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事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
辨析驻外办
东京电影节力推生态片
中国学生变自信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