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临床排查与鉴别诊断

2019-11-29 00:50卫秀余
猪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猪瘟猪场

卫秀余

(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400)

自从2018 年8 月3 日我国报告第1 例非洲猪瘟病例以来,疫点已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点状散发并不等同于区域流行,因此对猪场来说在发病早期进行非洲猪瘟的临床排查与鉴别诊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非洲猪瘟相关资料结合对部分疫点的流行病学调查,笔者现将非洲猪瘟临床排查与鉴别诊断的注意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 母猪发生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

母猪发生非洲猪瘟时主要表现厌食、精神沉郁,此时检测体温一般不超过40 ℃,与资料介绍差异较大;由于发病母猪此时并不表现发热的症状,所以极易误诊。

大部分怀孕母猪发病后会出现流产现象,需要注意与猪伪狂犬病或猪蓝耳病的鉴别;部分母猪会出现鼻腔流血或粪便带血的现象,需要注意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或猪增生性肠炎的鉴别。

发病母猪的病死率超过50%,而且皮肤发红,这是早期疑似非洲猪瘟的重要依据。解剖可见大部分母猪除了脾脏肿大外,肾、淋巴结的出血不明显;与非洲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差异较大,极易误诊。非洲猪瘟病死母猪的主要病变症状如图1—图3 所示。

2 对保育仔猪管理的认识误区

许多猪场的保育仔猪是高床饲养的,猪舍一般不清扫,仔猪与饲养员或清扫工具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在非洲猪瘟发病过程中保育仔猪往往是整个猪场最迟发病的群体,但是不能因此误认为保育仔猪对非洲猪瘟病毒不易感。事实上,保育仔猪一旦发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与资料上的介绍是高度一致的。非洲猪瘟病死仔猪的主要病变症状如图4—图8 所示。

图1 病死母猪皮肤发红

图2 病死母猪肾脏无出血点

图3 病死母猪淋巴结无典型出血

图4 病死仔猪皮肤出血斑

图5 病死仔猪肾严重出血点

3 母猪群更易感的原因

许多猪场非洲猪瘟首先发生于母猪群,不同于口蹄疫、猪流行性腹泻等首先发生于育肥猪群,同样不能因此误认为母猪对非洲猪瘟病毒更易感。事实上,上文已经介绍了母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不典型的、除了病死率高于其他疫病外,没有可供早期诊断的依据;这也间接地证明了成年猪其实对非洲猪瘟比幼龄猪更有抵抗力。

图6 病死仔猪心肌严重出血

图7 病死仔猪淋巴结黑枣样出血

图8 仔猪慢性病例腿部皮肤溃烂

目前在没有疫苗或药物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按照传染病流行规律来分析,各阶段猪只对非洲猪瘟病毒都是易感的,而且是谁先感染谁先发病。但是为什么一般是母猪群先发呢?在猪场中,母猪群是与外界(经常销售淘汰母猪)、与猪场工作人员(配种员、免疫人员)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每天1 ~2 次的清粪、保胎母猪共用饮水槽等都是造成病毒传播和扩散的重要风险因素。另外,为了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补充能量等,往往会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动物源原料,这也是为什么母猪群首先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4 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

目前我国已放开非洲猪瘟的实验室诊断,因此当猪群出现异常情况时(尤其是母猪)应该立即采集血液或唾液样品进行非洲猪瘟抗原的检测,尽量多采集一些样品同时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混样检测(非洲猪瘟发病早期本身病毒载量不高);否则很容易出现假阴性。

5 总结

在猪场的实际生产中,为了避免把其他疫病误认为是非洲猪瘟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建议猪场除了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外,不要忽略了猪场常见疫病的预防和保健,如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肺炎、猪支原体病、猪增生性肠炎、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等,及饲料中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猪瘟猪场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