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9-11-30 04:07王星东周颜张学海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探测知识人才培养

王星东 周颜 张学海

摘 要:人才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培养新的人才关系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更好地培养从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顺利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对本专业进行了细化,给出了具体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养;探测

十八大以来,国家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本科生培养目标: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2-3]本文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

一、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

专业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国家和河南省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依托校粮油食品优势学科群支撑,跟踪信息学科最新发展趋势,服务行业区域经济建设,以科研推动教学、反哺教学。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把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与合作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措施,积极引导行(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

本专业培养应用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空间信息相关理论与技术,具备相关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空间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能力,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或各领域数字化建设的需要,从事数字行业、智慧城市、粮食信息化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能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坚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遵纪守法,在工程实践中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公众利益优先;

目标2:适应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知识和专业知识,能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中等规模的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标3:自觉跟踪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表现创新创造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开发工具实现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实践;

目标4:身心健康,富有人文素养,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够胜任领导中小型项目团队或者中等规模的工程项目主要开发人员所需要的组织管理能力;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适当途径拓展自身知识和能力,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职业环境。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培养方法

为了有效指导本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使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有效达成上述毕业要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进行细化。

(一)知识方面

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基本逻辑与证明技巧,养成抽象思维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培养。

掌握文学、历史、哲学、思想道德、政治、艺术、法律、英语等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理论讲授、讲座、研讨、文献阅读、社会实践、作业、实践报告等形式培养。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通过工程、专业基础与专业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形式培养。

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社会实践、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培养。

(二) 能力方面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學、工程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大多数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通过大多数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

能够针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或组件,并能够在设计与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通过大多数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通过基础课程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

能够针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通过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形式培养。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摄影测量学、空间分析等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三)素养方面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部分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部分实践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部分实践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部分实践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报告、分组讨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能够就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实验、文献阅读、作业、实验等形式培养。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类及部分专业类课程的理论讲授、文献阅读、作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报告、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

四、结语

为达到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在工程教育認证下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素养3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并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设置及讲授和考核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冰,徐中秋,刘一鸣.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才智, 2019.

[2] 付泽民.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6/23.

[3] 郝利光.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J].学周刊,2019,185.

猜你喜欢
探测知识人才培养
恶劣环境下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及探测方法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