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43例临床观察

2019-12-02 11:25张塬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西药心衰

张塬坤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86例,并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以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和以黄芪保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3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SV、LVEF指标较低于对照组,LVEDD指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较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保心汤可显著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衰;黄芪保心汤;西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9-0109-03

扩张型心肌病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而导致心功能出现障碍的心脏病[1],发展到终末阶段时,可导致心力衰竭,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功能以及肾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临床上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整体疗效不佳。笔者观察西药联合黄芪保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9.47±5.0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08±2.54)年;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1例,Ⅳ11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0.14±5.5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31±2.59)年;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22例,Ⅳ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扩张型心肌病病例均符合《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准断标准[2]:气短、水肿、乏力、心率加快。所有心力衰竭病例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护理困难、心慌、发绀、水肿、乏力。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40~80岁;②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左心室射血分数<45%。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患者;②严重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③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均给予两组螺内酯片(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70,20mg/片)与依那普利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10mg/片)治疗;螺内酯片40~120mg/次,每日3次;依那普利片20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黄芪保心汤治疗。组方:黄芪30g,党参、丹参、连翘、茯苓、鳖甲、当归各12g,桂枝、五味子各6g;水煎取汁200mL,每日2次,每次100mL。两组持续治疗12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排出量(CO)、心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观察两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以及醛固醇(ALD)等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1.6 疗效判定[3]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征恢复正常,心功能提高2级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征明显变化,心功能提高1级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CO、SV、LVEF、LVEDD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均明显下降,但两组相比,观察组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心衰的发病机制与心室重塑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有关[4]。在心衰的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過度的激活可导致心肌重塑,心肌细胞逐渐凋亡,从而加深心肌损伤程度以及功能的恶化[5];同时,保护性因子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抑制,致使心衰更加严重[6]。因此,改善心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对于心衰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多采用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螺内酯与依那普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螺内酯可对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产生作用,抑制钠氢与钠钾的结合,进而阻断醛固酮产生的保钠排钾作用[7]。依那普利的主要作用则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8]。两者药物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但临床发现,长期服用螺内酯以及依那普利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其治疗效果尚有待加强。中医认为,心衰的主要表现为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血停[9]。黄芪保心汤由黄芪、党参、丹参、连翘、茯苓、鳖甲、当归、桂枝、五味子等中药组成[10]。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辅助药物,黄芪中的黄芪皂苷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促进心肌能量代谢[11];党参、丹参、当归活血化瘀、行血通脉,连翘、桂枝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茯苓、五味子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鳖甲养阴清热、平肝熄火[12]。上述药物共同使用,对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抑制血小板凝聚以及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较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P<0.05)。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治疗上采取常规西药联合黄芪保心汤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因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杰孚, 廖玉华, 袁璟.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8, 34(5):6-19.

[2]杨杰孚,廖玉华,袁璟.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5):6-1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3-10.

[4]陆曙,沈丽娟,任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医证素与抗心肌抗体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8):161-165.

[5]丁文,黄小英,宣云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中医辩证治疗的疗效及心功能改善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2):63-65.

[6]王秀芳. 依那普利片与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螺内酯片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0):1865-1866.

[7]魏恒山. 螺内酯应用于慢性心衰的不良反应调查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230-231.

[8]万小亮. 长期依那普利联合抗心衰方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行性分析[J]. 現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5):860-861.

[9]卢磊,张培影,陈永刚,等.黄芪保心汤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2):160-166.

[10]陈运起, 李海丽, 史丽. 黄芪保心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清H-FABP、cTnⅠ、Nt-proBNP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4):190-193.

[11]秦书敏, 林静瑜, 黄可儿. 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概述[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3):699-702.

[12]包继廉, 王亚斌, 曾世虎.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90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21(19):37.

(收稿日期:2019-08-05 编辑:杨希)

猜你喜欢
扩张型心肌病西药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研究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诊断临床效果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