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交流

2019-12-02 10:18陈晓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会交流评价

陈晓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153-01

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交流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课堂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课堂活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交流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学生课堂交流的参与面不广、交流的内容与时机把握不当、缺乏有效交流的一些方法技巧等,导致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实效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质量,使数学交流更有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

1.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流

关于课堂交流,有老师专门做过调查,结果资料显示,学生从内心讲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的占90%左右,而在实际课堂上能真正做到愿意交流的不到30%,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怕说错了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同学的冷嘲热讽。为此,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课堂有效交流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结成“学习共同体”;其次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交流,说对了,给予肯定、表扬;学生不会说或说错了,也不要批评、指责、讽刺、嘲笑,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学生就不敢说、不愿意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理解、信任、包容学生,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心理相容,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愉快互动,快乐交流,大胆发表意见,在宽松的氛围中互相配合、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2.把握交流契机,注重互动交流,让交流有的放矢

课堂学习,离不开课堂交流。但课堂交流不能漫无目的、盲目进行、随意而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把握有利时机开展课堂交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交流可安排在以下时机进行:当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时;在学习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处;需要展示思维过程时;在探究问题后,学生有了自己探索的体验、感悟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材料和情景需要学生提供或补充时;当学生提出了解题方法策略,但彼此意见不统一或有争议时;解题策略多样、有多种解法时;对某些共性问题、易混易错问题和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纠错时;需要总结归纳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分享学习成果、收获与体会时,等等。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难于理解时,教师可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有些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教具、图片、课件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学习、交流,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还要改变以往师生间“我问你答、我讲你听”单向、单一的交流形式,积极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互动交流形式,以促进有效交流。一般来讲,课堂交流可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与目标,采取师生交流、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共同學习提升的效果。

3.教给学生交流方法,培养交流能力,让学生善于交流

为促使课堂交流有效地展开,并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老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交流方法,如发言人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如何评价他人意见等,并加以训练,使学生掌握有效交流的基本方法技巧,增强学生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交流实效和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用心倾听,才更有利于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听的时候要抓住这样几点:一是听别人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路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博采众长,弥补自己思考的不足;三是听别人表达的观点、思路有没有不正确、不严密、不完善的地方,发现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奠定基础;四是在倾听中养成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因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和经验少,词汇积累量少,表达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条理不清,因此,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会表达,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或符号有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懂、看懂,这是数学课堂交流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一是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二是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地交流,如让学生说一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等;三是学会说合乎逻辑的话,使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思维和交流。

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评价包括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评价别人是指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他人优点,要学会从他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及时补充。自我评价则是一个自我诊断、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倾听、评价,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让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放课堂,为学生积极创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给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共同提高,为学生的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会交流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