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

2019-12-02 10:18芦琴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大数据高中数学

芦琴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大数据逐渐的应用到了我们的各个行业领域中,而如果我们能够将大数据应用到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上那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势必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环环相扣,现今社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为分层次教学又提供了很多的优势,推动者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158-01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数学学习需求,我们的教学模式需要和社会开展的素质教育相一致,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因此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早已经无法适用于现在的教学,我们需要借助于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指导的结合,让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最大化的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下面我们就此展开探索。

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基本原则

1.1 学生个性差异原则。

学生在学习的基础、态度和自身的智力上面都存在着用地形的差异性,这些差异的形成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的差异等等。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我们需要特别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我们的教学符合每个学生的需求。

1.2 系统性原则。

在高中阶段分层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练习,因此各个环节中的分层教学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相关的计划。教师要协调好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整体上去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安排各个环节的层次教学策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的价值,我们的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1.3 主体性原则。

现阶段学习的主体已经变成了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也不能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安排合适的教学任务,通过有效的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欲望的建立奠定基础,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在学习上从被动变成主动。

2.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1 依托大数据,引导学生分层预习。

因为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很容易让一部分的学生落在后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而在给学生进行分层时一定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保持一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便利。而分层的依据也包含了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绩,这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大数据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在分层完毕后,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了一些浮动变化,要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为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任务,在教学上面分好层次,依托大数据让学生实现预习和自学。

2.2 大数据下的学生展示策略。

通过分层次的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获得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提升,那么除了让学生进行预习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展示让学生依托于大数据更加高效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数学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时,这部分内容的重难点是学生要掌握集合的含义并且能够使用描述法进行集合表示,这时候我们已经借助于大数据网络手段,让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提前的预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这部分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为学生讲解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 大数据下教师拔高教学。

除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展示,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身份,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于教师的拔高过程。教师还是可以借助于大数据,通过网络手段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直观的学习相关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内容时,学习完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安排了,对于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二次函数应用的题目,能力偏弱的多进行一些填空和选择题,后期再进行慢慢的增加。这样的模式会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压力适当减小,也会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更直观的给学生展示二次函数的内容,做到和生活实际内容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

3.结束语

总之,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的高中数学需要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通过分层次教学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我们的数学工作,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有效的提升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霞,张月娥.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 数学之友,2017,0(16).

[2]施强.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J]. 基础教育参考,2016,0(3).

[3]吴卫卫.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课堂[J]. 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4):58.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大数据高中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