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9-12-02 10:18袁桂朋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生

袁桂朋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要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沟通,加强在数学课程中的自主性,对各种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课程的高效教学。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175-01

在数学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加强对数学学科的分析研究,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从而有效的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教师要在让学引思的过程中加强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最终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1.1 能够有效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的预习本身就是学生进行的自学习活动,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进行对自身预习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在课堂上学生面临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观念,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收获成功的乐趣。

1.2 能够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一般进行学习,都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要导向,对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局限性,影响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数学课程中进行对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自主探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2.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2.1 更新数学预习观念,改革数学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预习能力进行教育培养,首先就需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分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重视对学生独自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预习能力也是小学生学习和提高的重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需要更新数学预习观念,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加强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训练,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锻炼学生对各种数据分析的能力,培養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抽象能力,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2.2 结合各种数学问题,开展预习教学练习。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学生预习能力进行培养,就可以结合各种数学问题,设置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开展预习的同时进行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预习训练效果,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深刻分析教学内容,把握其核心素养,提练出核心问题,再将核心问题分解成预习问题,形成预习单。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设置,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可操作性强的问题,由一个个小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自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启迪智慧,发挥学生预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课程中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种不同之处进行对比,鼓励学生按照一个个小点进行分类,还可以用直尺量一量或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能不能发现哪些边的长度相等?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看看学生们能发现什么?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让学生掌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更好的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3 组织合理预习形式,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在数学课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就不能简单的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而不关心学生的预习方法,这样只能让学生浪费时间,影响预习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预习的时间及方式等进行分析指导,组织合理的预习形式,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数学知识的高效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课程中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只是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阅读,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阅读,将重点知识进行划分,尤其是轴对称知识,可以做出记号;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如何进行对图形的分辨,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试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提出疑问,从而有效的展开对学生的数学教育,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覃达福.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3(58).

[2]蓝海鹏.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3).

[3]唐建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