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多“多”益善

2019-12-02 10:18刘佳岑林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调控评价活动

刘佳 岑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6-0245-01

1.背景

1.1 现状:(1)小学生容易兴奋,注意力不专注,喜欢注意他感兴趣的东西,对事物的本质缺少兴趣。所以学习时间不宜太长。(2)思考问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处于初级或起步阶段,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与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所以课堂讲解越形象、越直观效果越好。(3)感知觉有比较充分的发展,听觉、视觉十分明锐,其准确性和系统性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课堂学习需要调动多方位的感觉参与。(4)记忆以无意识、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想象力豐富,想象与合理之间缺乏判断。所以课堂学习中要注意方法、技巧的渗透。

1.2 问题:(1)不想学习。课堂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想法,常常被动学习。(2)不会学习。课堂学习中,回答问题抓找不到重点,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容易遗忘,课堂练习或者课后练习错误率很高。(3)不能学习。部分孩子课堂学习跟不上,对于一些问题和知识丧失能力,学习差距拉大,对于一些基本问题都无从下手。(4)不善学习。未练习的同等知识的例题不会,缺乏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总结,缺乏主动学习的想法和行为。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课堂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会学习和不能学习两个板块,也就是说要解决课堂问题需要从这两方面开展工作。为什么学生不会学习和不能学习?学生原因在哪里,教师原因在哪里?这就是研究的方向。

1.3 原因:(1)懒。班级内学习差距较大,课堂经常被一些学生“垄断”,这些学生经常被关注,其余学生就觉得无所谓,反正有人回答问题,进而不会主动思考。(2)怕。在课堂学习中害怕自己的回答会遭致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即使知道也不愿意主动回答;当被选中回答问题时往往语言负责、声音很小、眼神不敢与老师和学生交流。(3)难。由于基础差或者方法遗忘或者问题比较困难,造成学习困难甚至消极学习,尤其是老师没有讲过的题型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学生无从下手。

大部分孩子还是想表现自己,还是具有学习的潜在动力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策略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的轨道上。

2.策略

2.1 多活动。(1)小学生天生喜欢动,对动的东西好奇心较高;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听、看、说、做等多方面参与,兴趣较高;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经历过程,积累经验,方法较好;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较轻,安全感高,会更愿意投入学习中。(2)对于规律探究课或者几何与图形板块的课,可以多一些操作活动、观察对比活动。(3)在数学课堂中还要有同桌或小组的讨论活动,全班的交流展示活动、评比活动。

2.2 多评价。

(1)评价是课堂的加速剂,它可以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大胆的学习;评价是课堂的催化剂,它可以去伪存真,明确对错,推动学生沿正确的方向思考;评价是课堂的推动剂,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2)课堂评价要及时、真实、有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表现。课堂评价手段应该丰富,可以采取语言评价、软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发挥小组评价的作用,发挥生生评价的作用,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

2.3 多追问。

(1)为什么要追问?追问可以有效的推动课堂的深度学习,追问可以有力推动学生的持续思考,追问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推手。(2)课堂教学中怎样追问呢?当个人回答问题后,小组展示汇报后,学生补充后,可以鼓励学生先追问,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当学生的追问不完整、不清楚、不合适时,教师可以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易错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3)追问要注意时机,尤其是学生模棱两可、存在疑问时,或者是在课堂表面上进展顺利时,又或者在课堂比较沉闷时,这时的追问效果更佳。

2.4 多调控。

(1)包括调控课堂环节时间,调控课堂学生注意力,调控课堂进度,调控学生学习任务和要求。(2)教师语言起伏明显,表情生动丰富可以很好的调到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课堂紧凑、节奏保持快速可以减少学生的游离时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3)教师调控课堂组织方式,采取随机抽答问题、抢答问题、对比PK问题等方式推动课堂有效开展。

2.5 多关注。

(1)要想数学课堂得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要关注课程目标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教材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2)更重要的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于一节课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对什么感兴趣(话题、组织方式),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3)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关注学生会有怎样的想法,哪些学生理解容易,哪些同学比较困难。(4)关注教学环节与时间的使用,尽量恰当可以做一些小调整;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2.6 多总结。

(1)总结的作用在于梳理知识,在于巩固方法,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总结要简洁、清楚,尽量能用数学语言和符合表示,要发挥学生的作用,多形式参与补充。(3)总结比较难,学生可能会说不到重点,教师可以给一些提示,以填空题的形式,给出一些关键词。

3.反思

数学课堂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们除了要关注学科知识外还应该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所以我们更多需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和状态,教师就需要创造多而优的活动和条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习。

猜你喜欢
调控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