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选修课管理研究探索

2019-12-02 07:08刘长君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选修课学分制

刘长君

摘 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多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专业技能与学生的就业质量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的关注度一般都较低。但选修课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提高人文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选修课;课程管理;制度

学分制起源于美国,1894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先采用学分制,到了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推行了学分制。学分制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自身的活力,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活。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的建设投入很大,管理也及其严格。对选修课的投入就显得很可怜了,管理也相对松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长效学习,加大选修课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和省内多家高职院校交流,发现各大院校都有选修课的管理困惑。结合目前我院在选修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寻找出一些选修课管理的具体解决方法。

一、加强思想引领

思想是问题的基本根源。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也开设了选修课,但对选修课的认识还不够,连选修课的课程系数都要低于专业课。要想选修课在后续管理中取得预想效果,学院要自上而下的统一思想认识,否则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规格中所起的作用就达不到初衷。领导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指标。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完成文件规定“中、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了一定的选修学分,但同时也设定了其它可替代方案。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系部在课程的建设上也会投其所好,选修课课程建设处在零起点;系部在选修课管理上投入的精力也相当有限,对老师、学生都没有进行有效地宣傳,导致学生对选修课认识不足,上课态度不端正,容易形成恶循环,不利于选修课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一)课源组织

课源组织指的是各系部能够提供的选修课资源。《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指出: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不同类型的课程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合理配置人文素养类课程、科学素养类课程、文化素养类课程、专业素养类课程、职业能力提升类课程之间的比例,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知识的魅力。作为地方职业院校而言,各院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结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具有地方人文气息的课程,并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以便后期进行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模块化地实施课程教学。

(二)课程建设目标及任务

选修课课程内容建设很少被提及,这几乎是管理中的一个空白区域。其应该和必修课一样引入课程建设的概念,形成课程体系,让其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老师和系部都投入了相当精力在课程建设上后,则可以形成长远规划,经过几轮累积,自然就成了成熟的课程,后续可打造成网络开放课程,院级精品课,甚至是省级精品课,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三)教师团队建设

选修课由于是老师根据自身兴趣自由申报,往往是单枪匹马独剑走天涯,人走课停现象时有发生。老师申报成功后,由于个人原因,不能上课,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了选课,停课后没有其它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或学生不愿意学习其它课程,如果没有课程团队的老师顶上,其它老师基本无法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临时上课的老师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要么混课,要么更换教学内容,学生发现所学内容与选课介绍不一致,意见也大。在形成稳定的教师团队后,一个老师有事,其他老师可以无障碍接手,老师们可以时常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案等,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多次反复后可以出版正式教材。

(四)开课条件

开课条件指得是可达到组织学生上课的标准条件。近年来,学院学生规模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一方面,老师的常规教学工作量大,现有的制度又不能很好地激励教师开设任选课,制约了老师们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对任选课资源需求增多,这给任选课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故一些兼职教师或是没有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才会申报选修课,系部为完成可提供的选课数量,对申报的选修课也不加以审核,全额通过。导致一些老师上课时连教案都没有,临时报佛脚,这样的上课质量怎么能得到保证呢。为确保上课质量,当规定列入课程建设的选修课优先开设。开课前必须提供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教学计划、教案,各系部应组织课前试讲,合格者才能开设课程。

(五)系部、学院管理职责

管理是一门艺术。现有的选修课管理模式虽也是教研室、系部、教务处三级管理,但各系的职责没有落实清楚。教研室是最重要的管理机构,对老师的情况最清楚,本应对申报的各项课程进行严格的审核,但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轮流安排老师申报,或对自行申报的课程不加以严格的审核,有些课程标准都是挪用必修课的,完全不加以修改,一次课的计划学时分配过大,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系部为了省事也是批量审核了事,走过场,统计一下本系部共申报了多少门课程。针对这种情况,应制定好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级职责,并对不认真负责的审核行为给出处理标准,以规范大家的行为。

(六)课程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是指验收已经开设过的选修课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目前,系部不愿意进行选修课程建设,是因为选修课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建设后可能会闲置,浪费人力、财力。故对参与建设的选修课程应当规定使用频率,凡是未达到使用频率的课程不给予建设经费。连续两年学生反馈效果不好的,不能考核通过。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选修课学分制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