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定义型”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2019-12-02 01:15李淑琴
读天下 2019年35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试题初中数学

摘 要:“新定义型”试题在最近几年的中考数学命题中较为常见,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在文中选择了几个“新定义型”试题的例题进行分析,详细探讨了对应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新定义型”试题;初中数学;解题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个地区中考数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试题类型,即“新定义型”试题,该类试题主要是提出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全新概念,让学生现学现用,试题在于全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应变水平、迁移水平以及创新水平,通过“新定义型”试题的应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新定义型”试题对应的问题情境相对较为新颖,相应的阅读量减短、清晰,使得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在通过深入阅读、思考之后,能够感受到命题人的匠心独运,最终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然而,对部分初中生来说,在面对“新定义型”试题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解答“新定义型”试题就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传授“熟读”“理解”及“应用”解题技巧

相较于初中数学传统试题来说,“新定义型”试题具有更高的逻辑性、抽象性,部分学生因为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往往难以理解这些内容,难以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有效的迁移。这就需要教师传授学生对应的技巧,即根据提供的新定义,要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数学关键字、词要化抽象为具体.有实例的对照实例解读,没有实例的,自己列举数据或图形简单的实例,以加深对“新定义”的理解。应用“新定义”解决问题是重点,要紧扣题意,层层递进。

【例1】 毕达哥拉斯学派当中,三角形数指的是1、3、6、10……,正方形数指的是1、4、9、16……那么根据图1能够看出,所有大于1的正方形数均能够视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相加的和。问下面几个等式当中,完全符合上述规律的为哪一个等式(  )

例1主要是針对多角形数定理所进行的有效补充,解题思路自然是围绕新定义着手,充分围绕三角形数定义与正方形数定义着手,在理解上述定义之后,进行知识的迁移,自然能够顺利解答问题。根据图1来看,从每一个图中分别划一条斜线,即能够看出:对于两个相继三角形数来说,相加的和自然为正方形数;每一个正方向数必然属于完全平方数,所以答案A可以直接排除。后面的三角形数必定是1+2+3+……,15=1+2+3+4+5,21=1+2+3+4+5+6,所以最后的正确答案为C。

二、 围绕“新定义型”试题寻找结合点

“新定义型”试题的命题并非天马行空,其本身是课本知识的延伸、拓展、变式,本身与课本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之所以觉得“新定义型”试题过于困难,主要在于自身无法去发现这些结合点。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有效应对“新定义型”试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围绕“新定义型”试题寻找结合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更为准确的探索这些结合点。图2中,圆O与直线a、b均为相切的关系,无论圆O怎么转动,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为圆O的直径(距离均不会变化),将存在上述特性的图形称作“等宽曲线”。图3正是对等宽曲线的有效实践,即将等直径的圆棍放在车下面,因为圆棍的作用,车最下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够实现推动车运动的目标。传闻金字塔的修建,古埃及人正是运用等宽曲线原理来实现巨石的运输。

图4当中的莱洛三角形同样属于等宽曲线。根据图5内容,位于平行线c、d的莱洛三角形无论怎样滚动,c、d之间的距离均不变,倘若这个距离为2cm,那么莱洛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呢?例2所要考查的内容在于从圆形向莱洛三角形进行迁移,即围绕等宽曲线这个新定义,用圆周长公式去计算圆弧长度,最终得出莱洛三角形周长。从例题二可以看出,其主要是围绕等宽曲线所设计的一道“新定义型”试题,根据图4内容,通过题意判断可以得出AB=BC=AC=2cm,那么∠BAC=∠ABC=∠ACB=60°,圆弧AB在以点C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面,圆弧AB即为60·π·2/180=2π/3,由此可以得出莱洛三角形对应的周长为2π/3×3=2π,所以此题的答案即为2π。

综上所述,“新定义型”试题本身是针对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迁移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新定义型”试题本身并不复杂,从表面来看,“新定义型”试题似乎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内容,但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个新定义,然后充分围绕新定义去理解试题,自然能够将试题转化为自身熟悉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转化过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的要求极高,倘若上述三项基础不够牢固,自然无法解答“新定义型”试题。对数学教师来说,在加强初中生基础能力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帝学,李敏.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渐入佳境——新定义型阅读理解试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8(14):90-92.

[2]彭光请.剖析关键 激活思维 凸显能力——2017年中考数学“新定义”型试题评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16-118.

[3]张安军.台州市十年数学中考“新定义”试题赏析与命制[J].数学教学,2016(7):37-43.

作者简介:

李淑琴,福建省莆田市,福建莆田哲理中学。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试题初中数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