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油菜籽毛油脱胶因素的研究

2019-12-03 02:34王凤霞刘美霞刘黔霞吴雪君
云南化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加酸毛油脱胶

张 红,王凤霞,刘美霞,刘黔霞,吴雪君

(1.中低品位磷矿及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16;2.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油料经炒制后直接以压榨或浸出方式所得第一道油称为毛油。由于毛油中有大量磷脂、色素、游离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天然毒素、磷脂、蛋白质等,因此需进行脱胶、碱炼、脱色、脱臭[1-2]等工序精炼后才能食用。脱胶作为油脂精炼最重要的一步,若脱胶不彻底会影响后续精炼效果、加重工艺负担以及油的品质与质量。目前,脱胶方法有水化脱胶、酸法脱胶、过滤膜脱胶、酶法脱胶、微生物脱胶、吸附脱胶[3]等。酸法脱胶因其工艺简单易行,成为目前国内油脂加工厂普遍使用的植物油精炼脱胶方法。毛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磷脂既含有易与水结合的极性较强的亲水基团(如胆碱、乙醇胺、肌醇、丝氨酸),也含有易与油结合的极性较弱的疏水基团,因此可分为水化磷脂 (HP)和非水化磷脂(NHP)。非水化磷脂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形式为磷脂酸(PA)和溶血磷脂酸的钙镁盐[4-5]。一般油中的非水化磷脂即使经过多次水洗也不能脱除(有资料显示,经水洗16次后的毛油中磷脂含量还是未能降低),因此需要磷酸将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再进行水化处理。未脱胶的菜籽毛油中磷脂含量为 1.5%~2.5%[6],因此菜籽毛油需进行脱胶后方可食用。据文献报道,影响毛油脱胶的因素有毛油加热温度、加酸量、加酸搅拌时间(酸化时间)、加水量、加水搅拌时间(水化时间)。为此本文设计试验方案,对以上五个影响因素在菜籽毛油的脱胶效果进行探讨。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原材料:油菜籽毛油由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陈氏油坊采用压榨方式制取。

磷酸:食品添加剂磷酸(湿法)(85%),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试剂:盐酸,浓硫酸、氧化锌、氢氧化钾、钼酸钠、硫酸联氨、磷酸二氢钾等,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精密天平、恒温水浴锅、电动搅拌器、高速离心机(TDL-5-A)、石墨加热板(DB-XAB)、马弗炉(可控温度主要使用温度在550~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ELambda)。

1.3 实验方法

1.3.1 毛油脱胶单因素实验

具体操作步骤:取500g植物毛油于100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预先设定好温度的水浴中进行搅拌,待温度达到水浴温度后,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85%磷酸溶液并持续搅拌一定时间,随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同温蒸馏水,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油样进行分析。

单因素试验:采用以上脱胶操作方法,1)考察毛油加热温度 (50、60、70、80、90℃)对脱胶率的影响,固定反应条件为加酸量0.2%、酸化时间20min、加水量4%、水化时间30min;2)考察加酸量 (油重0.1、0.3、0.5、0.7、0.9%)对脱胶率的影响,固定反应条件为毛油加热温度70℃、酸化时间20min、加水量4%、水化时间30min;3)考察酸化时间 (10、30、60、90、120min)对脱胶率的影响,固定反应条件为水化温度70℃、加酸量0.2%、酸化时间20min、加水量4%、水化时间30min;4)考察加水量(油重2、4、6、8、10%)对脱胶率的影响,固定反应条件为加热温度70℃、酸化时间20min、加水量4%、水化时间30min;5)考察水化时间(20、40、60、80、100min)对脱胶率的影响,固定反应条件为水化温度70℃、加酸量0.2%、酸化时间20min、加水量4%。每组试验设3个重复,以脱胶率作为脱胶效果的衡量指标。

1.3.2 毛油脱胶正交实验

正交试验:参照单因素试验结果,在毛油加热温度、加酸量、加酸搅拌时间(酸化时间)、加水量、加水搅拌时间(水化时间)五个因素中进行选择,并以此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以脱胶率作为脱胶效果衡量指标。每组试验设3个重复,以脱胶率作为脱胶效果的衡量指标。

1.3.3 检测方法

参照国家标准GB/T5537-2008《粮油检验 磷脂含量的测定》第一法钼蓝比色法,对毛油以及脱胶油的磷脂含量进行检测。

2.1 结果与分析

2.1.1 菜籽毛油脱胶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单因素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菜籽毛油脱胶单因素试验

由表1可知:1)温度对菜籽油的脱胶率的影响比较显著,在50~6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后,脱胶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温度较低时,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胶体的凝聚,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胶体凝聚的“临界温度”,凝聚的胶体又重新分散开,使得脱胶率降低。2)磷酸添加量在0.1%~0.3%时脱胶率随着磷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是由于磷酸的加入,非水化磷脂转化成水化磷脂,一起通过水化脱胶被除去;当加入量超过0.3%之后脱胶率随磷酸的增加不再有显著增加,说明0.3%的磷酸已将油中大部分非水化磷脂转化成了水化磷脂,加过多的磷酸对脱胶效果并没有太大改善。3)延长酸化时间,对菜籽毛油的脱胶率并没有显著提升。4)加水量对菜籽毛油脱胶油明显影响。加水量为4%~6%时,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脱胶率明显;而加水量达8%时,脱胶率随着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加水后,磷脂吸水膨胀变得更容易凝聚在一起,利于离心分离;然而加水过量后,磷脂发生乳化,不利于磷脂分离,使脱胶率下降。5)水化时间过短,脱胶率较低;随着水化反应时间的延长,脱胶率显著提高,40min后脱胶率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因为磷脂凝聚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太短凝聚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则容易发生油脂乳化。由此可知:在毛油脱胶过程,毛油加热温度、加酸量、加酸搅拌时间(酸化时间)、加水量、加水搅拌时间(水化时间)五个影响因素中,对脱胶影响较大的为:毛油加热温度、加酸量、加水量、水化时间。

2.1.2 毛油脱胶正交实验与分析

由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菜籽毛油脱胶正交试验方案(表2),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助手软件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并分析结果(表3)。

表2 脱胶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看出,影响极差R大小的主次顺序:A(毛油加热温度)>B(磷酸加入量)>C(加水量)>D(水化时间),最佳组合为:

A1B2C2D2,即油温50℃、磷酸加入量为 0.3%,加水量为6%,水化时间为30min。

3 结论

根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对以上几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进行了正交实验,对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菜籽油脱胶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温度 50℃,磷酸添加量 0.3%,加水量6%,水化时间30min,在此脱胶条件下,脱胶效果最好,脱胶率可达为97.69%。

猜你喜欢
加酸毛油脱胶
基于不同保存条件下水质总磷稳定性模拟分析
一种天然橡胶稀释加酸智能化精准配料系统
脱胶微生物菌群与Dickeya dadantii DCE-01菌株的苎麻脱胶性能比较分析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榨花生油酸法脱胶工艺
食品级湿法磷酸在植物油脱胶中的应用
膜极距电解槽加酸过程控制研究
不同品质花生毛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碱炼脱除效果
油茶籽浸泡温度及时间对发酵法毛油产率及质量的影响
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磷脂组成的核磁检测及磷脂酸含量比较
稳定剂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