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地佐辛自控镇痛剂量选择和效果分析

2019-12-04 06:23孙玲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氯胺酮肌瘤腹腔镜

孙玲珍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既往治疗方法以开腹手术切除为主,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由于术中CO2气腹易造成术后腹部胀痛,激活机体免疫应激系统,引起伤口愈合延迟[2],因此,有效的术后镇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多模式镇痛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不同机制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每种镇痛药用药剂量也相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有报道显示[3],氯胺酮和地佐辛联合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为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探讨了将氯胺酮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3]均为Ⅰ~Ⅱ级,排除对阿片类或非阿片类镇痛药物过敏、有麻醉禁忌证及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多量组和少量组,各42例。多量组年龄37~61岁,平均年龄(46.5±4.9)岁;体重49~78 kg,平均体重(58.3±6.9)kg。少量组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46.2±6.5)岁;体重52~76 kg,平均体重(58.5±6.4)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多量组与少量组分别采用1.0 mg/kg、0.6 mg/k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8)+3 mg/ kg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748)+8 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82),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镇痛时间为24 h。所有患者均采取LCP模式给药:地佐辛负荷量(5 mg)+维持量(2.0 ml/h)+单次按压剂量(1 ml),锁定时间为10 min。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地佐辛及氯胺酮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VAS评分,满分10分,<4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Ramsay镇静评分,安静配合记2分,嗜睡记3分,睡眠状态可唤醒记4分,反应迟钝记5分,深睡状态记6分[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动过速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地佐辛及氯胺酮用量比较 多量组地佐辛用量为(48.42±3.65)mg,多于少量组的(33.41±3.9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氯胺酮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少量组术后2、4、8、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27±0.43)、(2.11±0.30)、(2.68±0.46)、(2.81±0.65)、(2.28±0.50)分,均低于多量组的(3.12±0.72)、(3.41±0.63)、(3.02±0.58)、(3.18±0.41)、(2.49±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23.3±2.7)h,短于多量组的(28.7±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地佐辛及氯胺酮用量比较(,mg)

表1 两组患者地佐辛及氯胺酮用量比较(,mg)

注:与少量组比较,aP<0.05,b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分)

注:与少量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n(%),]

注:与少量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但由于术中CO2气腹和手术体位的影响,患者易出现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是伤害感受性不良刺激,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精神、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术后镇痛尤为重要。专家指出[5],疼痛是由多种途径、机制引起的,多模式镇痛通过多种镇痛药物联合,可从多方向发挥镇痛作用,减少外周、中枢神经敏感化。此外,近年来自控镇痛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患者自主控制用药剂量,镇痛效果更加安全、高效、精确。

氯胺酮联合地佐辛是临床常用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氯胺酮可通过抑制突触前阿片受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发挥镇痛效应,同时氯胺酮还可抑制突触后NMDA受体,减少上扬作用和中枢敏感化[6]。作为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既是μ 受体激动剂,又是κ 受体拮抗剂。研究指出[7],地佐辛主要通过激动μ1受体发挥镇痛效应,而对μ2受体不发挥作用,因此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发生率较低,同时地佐辛有封顶效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胃肠道平滑肌兴奋作用也不及吗啡,因为总体镇痛效果优于吗啡[8]。氯胺酮与地佐辛联用可有效减少地佐辛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发挥协同镇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量组地佐辛用量为(48.42±3.65)mg,多于少量组的(33.41±3.9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氯胺酮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8、12及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后2、4、8、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27±0.43)、(2.11±0.30)、(2.68±0.46)、(2.81±0.65)分,均低于多量组的(3.12±0.72)、(3.41±0.63)、(3.02±0.58)、(3.18±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23.3±2.7)h,短于多量组的(28.7±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3 mg/kg氯胺酮联合0.6 mg/kg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自控镇痛效果良好,且可减少副作用,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氯胺酮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氯胺酮抗抑郁的临床研究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