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2-04 04:06陈文萍
考试周刊 2019年80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小学数学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与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着改变与革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朝着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把握数学要素,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中数与运算的实际意义。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数学课堂数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的问题对策进行了阐述,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一、 引言

数感顾名思义是学习数学或者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对于运算关系、运算方式、数与数量等一些数学组成因素的感悟感知能力,良好的数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探究学习的兴趣。数感并不是指学生在某一具体数学解题过程中的能力,它是学生基于数学认知基础上对数学问题理解的一种直观感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教育意识薄弱

就当前小学数学数感教学而言,教师对学生数感的教育意识薄弱是影响学生数感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数感一词,大多数教师都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生数感培养问题逐渐被大家所重视,教育目标中也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即便教师只是耳濡目染也会了解到许多想相关的内容;陌生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数感的培养只存在于表面了解的层面,许多教师对于数感的具体内涵以及教学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知道数感是新课标教学的要求,随大流情况普遍存在。另外,在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中认为數感的问题不用刻意去培养,它会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逐步就会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错误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数感培养问题的错误认知。

(二) 教学过程中教材利用不够充分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侧重数和代数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包括整数、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等相关数学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问题中应该是立足教材内容,以课本教材为基础,通过全面深入的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将数感培养渗透到每一部分的知识讲解中去,并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对教材利用不充分的情况,缺乏对教材教育价值的深入发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工作。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许多教师都会根据课本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根据教材中所写的10个1000、1000个10就组成了10000,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10000概念的理解,不能够真正明白10000到底有多大,甚至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还有学生认为8000比10000大。这就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教材知识的深入发掘利用,学生缺乏数感的直接表现。

(三) 教学过程理论与实际脱轨

数学学科是一门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的课程内容,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很多知识都是与生活问题息息相关的。小学数学的数感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过程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存在,缺乏对生活实例的联系教学,过分依赖课本教材知识举例,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轨的情况,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应有与实践。例如,在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时,部分教师只注意分数概念的讲解,对生活中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应用,这种相对抽象的知识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理解难度。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联系生活实践内容,将几分之几的教学引入日常分苹果、分蛋糕等情境中去,学生更容易理解贯通,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更有助于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中问题对策分析

(一) 提高教师教学重视,强化教学渗透

在优化学生数感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教师对数感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学重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学工作,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训练才能够逐步形成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渗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想表达信息的习惯,从而通过逐步的教学渗透,逐步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数感教育质量。

(二) 立足教材内容,多元化教学途径

学生数感的培养离不开教材内容的有效渗透与拓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是依据学生学习认知特点与年龄特征经过反复研讨确定的,在学生数感培养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提高教材的利用效率,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提高教材在学生数感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知识内容理解程度,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学习“路程问题”这部分内容,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来将这一问题具体化分析:小明家离学校有600米的距离,每天上学小明都是以每分钟10米的速度向学校走去,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每分钟走20米,又需要多长时间呢?通过案例分析,根据课本内容可以知道用s代表路程,v代表速度,t代表用的时间,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构建具体的数学模型:t=s÷v=600÷10/20。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于数学建模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数学建模通过改变数值或者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帮助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三) 注重教学与实践联系,从生活角度出发渗透数感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知识都是以生活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到生活实践中去,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数感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面积”的知识时就可以以教室为例,为学生渗透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的大小概念,又如在“周长”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直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周长、课桌的周长,然后进行比较一下,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内容的联系,促进数感的形成。

四、 总结

学生数感的形成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滴的教学渗透,逐步培养形成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立足教材知识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借助生活实际案例的渗透教学,帮助学生在提高数学知识认识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冉.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49):82.

[2]张相东.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7.

[3]李顶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考试周刊,2017:95.

作者简介:陈文萍,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云谷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小学数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