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思考

2019-12-04 06:24孟祥钰
决策探索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外交和平习近平

孟祥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国家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和平的环境,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及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我党立足于时代发展潮流,在与我国根本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了推进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不仅有利于持续推进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为世界和平的维护与促进提供动力,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本文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展开研究。

一、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必要性

一方面,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得以实现、小康社会得以全面建成的必然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与改革的经验来看,稳定的国际关系是国家建设与发展不可脱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合作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快速发展也给周边国家带来重要的合作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为国内人民谋取福利的同时,也将幸福带给了世界各国人民。

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是各国同舟共济、顺应时代发展、应对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各国在冷战后也逐渐意识到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现有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世界人民因金融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及恐怖主义等时刻面临着挑战,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的世界各国,都应当担负起责任,齐心协力、致力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一)坚定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客观判断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得到的,有机统一了思想自信、实践自觉,而非权宜之计亦或是外交辞令。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来源。积极发展中俄、中欧及中美等大国的关系,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沟通、交流时,也将其列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不称霸和扩张,始终将中国人民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利益密切关联,依托自身不断的发展,促进世界、地区的共同发展,坚决抵制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等事件。同时,与世界各国积极构建友好合作关系,贯彻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发展提供公平、合理的保障。

(二)坚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要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要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古丝绸之路倡导互利共赢、和平合作、开放包容,而“一带一路”倡议恰好继承了这一系列精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尊重沿线国家政治制度及文明多样性,与沿线国家积极对接战略政策,致力于多国的共同繁荣发展。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明显的和平友好、文明包容特质,而非西方国家认为的霸权主义产物。

(三)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

我国在谋发展、促和平的道路中,始终坚持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要求我们在周边外交工作方面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常见面、多走动,在借助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援助周边国家。该理念是深化互利共赢格局、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的关键措施,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战略的创新与突破。

三、结语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在中国准确把握世界潮流、人类未来发展路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历程、历史经验的新思考。在習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格局,着力推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理念,着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外交和平习近平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标题党
期盼和平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